“在全市产教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将优势产业资源全面融入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建设,就是为了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潍坊市产教融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冯秀红介绍。
潍坊歌尔匠造培训中心,作为产教融合的典范之一,多年来,凭借其前沿的设备、专业的讲师团队以及实战化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能在近百名企业工程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设备拆装、调试、编程等实战训练,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自2018年起,歌尔公司就与潍坊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等15所院校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和实践匠造人才的培养模式。不仅如此,潍柴控股集团也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等院校共同探索出了“1.5+1+0.5”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就业意愿强烈,技术技能熟练,真正实现了“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胜任”的目标。
此外,潍坊市还大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200余个校内外实践中心和实训基地,其中包括潍柴动力先进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等22家获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的优质基地。这些基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拓展合作扬帆出海
打造产教融合新样板
在非洲刚果共和国的土地上,一座座冬暖式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来自中国菜乡寿光的现代农业技术,搭建了潍坊与刚果共和国友谊的桥梁。面对非洲地区技工技能普遍欠缺、技术与人才渴求的现状,潍坊职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等人才技术输出,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今年,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赴海外实地调研出海企业需求,探索产教融合“出海”新路径,潍坊市产教联合出海共同体也因此应运而生。17所高校与29家企业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对接企业海外发展战略。在越南、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共同体成功推动了20余个“班·墨学院”及“中文+技能”合作项目落地,量身定制本土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潍坊歌尔、豪迈、鲁泰等15家企业的海外布局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也成了传播中国文化、服务大国外交的重要窗口。
在此基础上,潍坊市于10月30日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话会暨产教联合出海工作推进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参与,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至此,潍坊市已构建起包括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产教联合体在内的9个市域产教联合体、3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90余个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了产教融合新形态、区域发展新机制。这些平台不断深化多主体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引导职业学校由“基础好、条件好”向“服务好、支撑好”转变,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为国际产能合作注入新动能。
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潍坊市不断探索政行企校“组团出海”新模式,以产教融合为纽带,赋能国际产能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潍坊职教力量。
(来源:潍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