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济南市莱芜区秦王寨的传说、一景鱼拓画、雪野鱼头制作技艺、梅氏烙画、燕氏精锡紫砂镶嵌技艺、莱芜古琴传统斫制技艺、莱芜魏氏博善堂正骨等7个项目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莱芜区不仅是济南市入选项目最多的区县,也是全省入选项目最多的区县。
至此,莱芜区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31项、市级161项,区级137项。项目总数占济南市非遗项目总数的1/3。近年来,莱芜区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立足“四个维度”,全力激发非遗文化传承新活力,在省、市文旅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走在了全市前列。
加强顶层设计,莱芜非遗保护更有“深度”
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化框架,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精准有力。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济南市莱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小组,出台《济南市莱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工作。规范制度体系。从传承保护实际出发,先后组织省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推荐申报评审会,制定评审流程,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非遗项目科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各级非遗项目名录,对项目保护单位开展履职尽责情况评估和动态管理等工作,压紧压实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责任链条。
创新发展模式,莱芜非遗发展更有“力度”
探索“非遗+”发展模式,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生命力。打造“非遗+增收”模式。依托莱芜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11个省、市级项目,与区人社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成立非遗工坊,工坊通过与所在村及周边农户合作,签订劳动合同,吸纳周边年轻人、生活困难人群就业,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打造“非遗+旅游”模式。开展“非遗进景区”主题活动,莱芜梆子等传统剧种先后在卧云铺文化旅游景区、房干生态旅游区等唱响。策划推出非遗特色研学路线,构建起“点、线、面”灵活性强、选择性多的研学游格局。打造“非遗+产业”模式。培育出锡雕、泰顺斋、齐鲁干烘等一大批非遗产品及衍生品企业,非遗企业和经营业户90余个,年产值4亿元左右。
讲好非遗故事,莱芜非遗宣传更有“广度”
加大非遗宣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网络直播,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立足优势产业和项目情况,鼓励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利用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展示技艺、持续增收。“陈楼糖瓜”通过直播带货,每日线上线下销售达3000斤,销售额日破3万元;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产品线上月销达8000单,销售额达16万元,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平台展播,形成全民互动参与热潮。积极响应文旅部推出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策划并开展了“玩转非遗 莱芜年味”主题展播。2024年初,“莱芜文旅”账号在快手平台上传视频播放量位列前十,受到文旅部非遗司的通报表扬。线下宣传,搭建非遗展示交流平台。引导区内特色非遗项目参加第七届非遗博览会、“莱芜you选 好品市集”等各类特色节会38场,开展“唐风栗韵 非遗雅集”非遗游园会等特色主题活动。同时,助力非遗传承人打造非国有博物馆、科普体验馆等,展示莱芜非遗的独特魅力。目前,莱芜区共有非遗主题非国有博物馆5家。
延续乡土文脉,莱芜非遗传承更有“温度”
把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抓,发掘非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唤起全民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大挖掘培养力度。开展项目摸底调查,了解和掌握全区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在开展莱芜区第六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时,尽量做到拾遗补漏,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统筹推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协助筹备委员会明确协会章程和管理办法,整合各类资源,引导协会发挥其组织功能,积极开展非遗调查研究、展示展览、推广宣传、学术研讨、教育培训、交流合作等,推动非遗的普及与传承,搭建起非遗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培育非遗新生代人才。支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带徒授艺、传承传习和传播推广活动,抓好传承梯队建设,培养后继人才。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协调花园学校、陈毅中学等12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及研学活动。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研学活动423次、4万名学生参加研学;开展进校园活动1195次,2627余课时,组织60余个项目参加展览、展销活动100余场。
(来源:莱芜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