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10+1”重点产业方向,2025年,即墨区将集中力量打造汽车和绿色能源两个千亿级产业。目前,汽车已成为即墨区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等四大整车生产基地,400余家零部件企业聚势成链。2024年,即墨区整车产量突破45万辆、增长15%,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20%。下一步,将瞄准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发展方向,力争整车产量突破5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0%;推动奇瑞满产运行、冲压车间竣工投用,支持智能网联车型和核心部件生产扩量,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全年产量超过25万辆;促进解放微卡整车上市,建成一汽-大众宝来车型换代生产线,形成新增长点;着力引进“三电”核心配套,加快推进新能源动力总成、百度智能网联等项目。
位于即墨区的奇瑞青岛基地生产车间。
在青岛的绿色能源产业布局中,即墨区在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期,位于鳌山湾附近总投资102亿元的中电建海上光伏项目正式获得国家批复。目前,一期项目陆上升压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海上部分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3月首批并网发电。此外,华能、华电等百亿级海洋风电项目也都在即墨区布局。下一步,即墨区将瞄准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光氢储等赛道,主动融入省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战略,加快“港能产城”一体化发展,推动中电建海上光伏项目一期建成并网、二期启动,争取投资过百亿元的华电、华能海上风电项目落地开工,依托东方电气等龙头企业招引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立足女岛港打造百亿级新能源装备产业园。
“我们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2+6’特色产业体系为重点,积极承接全市‘10+1’产业、细分赛道,突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统筹推进全区产业提档升级。”市北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卜涛说。
早在2022年,市北区就将医养健康产业作为全区重点发展的“2+6”特色产业链之一。目前,全区已经高标准打造生命健康科技高端智造基地、百洋大健康产业园、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三大产业载体,拟引入百洋大骋、五维康、百年康健、普泰科等医疗器械智造行业顶尖企业。
市北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媛媛介绍,下一步,市北区还将加强产业链招商,立足生命健康产业优势特点,围绕合成生物、康养医疗、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完善生命健康产业链招商图谱及招商路线,开展高质量精准化招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及产业平台的生态效应,带动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的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链,构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共性平台支撑、上下游产业联动的集约集群化发展格局。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莱西市利用空域条件优势,探索融合飞行新模式,打造通航产业园,加快发展整机制造产业,引进行业优质项目,落地飞机整机生产、复合材料制造、零部件生产、飞行服务等配套项目12个,在固定翼飞机及无人机整机制造、飞行培训、航空教育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2025年,莱西市将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围绕飞行器制造、教育培训、飞行服务运营等领域,完善通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店埠通用机场能级,拓展低空服务应用场景;加快引进无人机研发、制造等企业及上下游配套项目,支持万丰钻石飞机整机制造30架以上。城阳区将在测试验证、融合飞行等4个方面争创示范,围绕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9项任务建链强链,打造低空试飞试验场,建设辐射长江以北地区的低空装备适航测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