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淄博:让破产重整企业浴火重生

淄博:让破产重整企业浴火重生
2025-02-12 17:56:3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没想到十几年的烂尾楼‘活’过来了,我们终于有家了。”1月8日,淄博全市“2024·政法力量”故事分享会现场,搬进海裕豪苑小区的赵女士激动地握着法官郑炬的手说。

因资金链断裂,海裕豪苑小区已停工数年,开发商也因无力偿还债务而深陷诉讼。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托“执破融合”机制,成功盘活该项目,化解某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债务6800万余元,助力企业脱困重生。

近年来,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深化“生产不停、职工不散、市场不丢、税源不断”为主要特点的困境企业司法救治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破产案件317件,引入投资资金126.6亿元,盘活企业107家,释放土地1.7万亩。

挽救优先

最大限度助力困境企业重生

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破产挽救功能,将破产重整作为危困企业司法救治的第一选项,能重整少清算,能盘活不退市,最大限度地助推困境企业重生。2020年以来,全市法院重整结案71件,重整程序适用率达21.45%,远超全国法院同期水平。

齐翔集团是淄博市化工新材料龙头企业,其核心产品甲乙酮、顺酐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因原控股股东广东某实业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导致齐翔集团背负百亿担保债务,其下属核心上市公司齐翔腾达生产经营停滞,企业面临被拆解危险。

2022年9月29日,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了齐翔集团破产重整申请。在此后的7个月里,经过几十轮的磋商、谈判,最终通过了定向招募引入山东能源集团作为投资人。2023年5月31日,法院作出裁定,确认齐翔集团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成功挽救了面临拆解危机的企业,保护了年产值300亿元的优质上市资产。

府院联动

多方聚力助推风险化解

如何避免企业“一破了之”,留下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破产程序推进中常见的职工安置、财产处置、集体维权等社会治理难题,推动“1+N”府院联动机制建设,以常态化、终局性府院联动,实现“集千家之力,解一企之难”。

山东五洲国际商业运营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综合体运营管理,其管理运营的五洲国际窗帘城是江北地区最大的窗帘及辅材交易中心。2021年,山东五洲国际商业运营有限公司因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商铺返租租金不能按时支付、某住宅项目停工。

此后,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受理了山东五洲国际商业运营有限公司等4家关联公司破产清算案件。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推动释放监管资金1500余万元保障住宅项目续建完成,同步开展商铺四至界定、权证办理等债权人重点关切事项,稳定了广大债权人信心。

据了解,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破产案件办理中亟待解决事项分解为民生保障、财产接管等12个模块,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日常信息共享、通报研判、沟通会商机制。近年来先后探索出“双向斩断”“打折代偿”等模式,成功化解10余个市级重点担保圈风险,依托破产审判累计为1.8万余名职工提供了再就业保障。

机制创新

聚焦前沿加强规范化建设

淄博全市法院积极顺应企业破产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导向,探索破产管理人市场化选任模式,有效实现了“市场主体参与、市场规则运作、市场评判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0余起破产案件按上述方式选任管理人。

在中融新大集团破产重整案中,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模式,依法公开竞选中融新大集团重整管理人。

“通过阳光透明选任,让执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职业责任感强的管理人竞争上岗,才能为破产案件的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李桐光说。

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模式”,简化破产案件审理程序,通过缩短受理通知期限等方式,推动破产审判简案快审,全市法院先后有37起案件实现一次债权人会议解决全部程序性事项。

为了全面做好破产审判工作,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研发了全省首个破产案件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破产事项全流程线上办理、破产案件全节点实时管控、破产主体全方位智能服务,破产案件审理天数同比缩短30.8%。

(来源:淄博日报)

(责任编辑:李建龙)
关键词:淄博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