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威海荣成市持续深化“五位一体”社区综合治理共同体建设,探索社区、物业融合共建,推动社区会客厅、近邻小院向下用力,抓好基层社区微自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家社区”幸福家园。
今年73岁的房敏学是桃园街道朝阳社区的一名“社区通”,服务附近几个老旧小区水电费的收缴,他的办公场所就是邻里会客厅,平日里不仅“免费陪唠”,还妥善处理了社区里不少“疑难杂症”。“小区居民关系相处得都不错,居民也经常到会客厅坐着聊天,有什么问题相互一说就解决了。”房敏学说道。
桃园街道朝阳社区充分利用熟人熟地优势,及时掌握网格内居民需求,协调组织共筑共建单位提供精准服务,以群众点单、网格接单、社区派单的闭环模式,未诉先办,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让“小小网格”发挥“大大能量”,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速度”和“温度”。
居民周爱娣说:“我在这个小区住了20多年,有什么事就跟网格长沟通,他们也都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024年,社区在网格会客厅共解决民生焦点问题50余件,充分发挥网格支撑作用,让网格工作接地气,搭建“三长连心桥”,治好小网格、发挥大作用。
近年来,威海荣成市创新实施“1211”向前一步工作法,推动诉求快收集、善化解。目前,全市城市社区已组建专业诉求处理小组60个、成员639人,动态回访2084人,推送“乐商共议”自治案例4027个。
“陌邻”变“睦邻”,是当下社区实现多元治理的重要抓手。家住崖头街道站前社区的常新威深有体会。
“进入小区两年了,社区经常搞些文体活动,把大伙都组织到一起,看电影、看文艺演出,邻里之间逐渐就熟悉了,熟了以后很多事情通过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就把问题解决了,现在小区的氛围非常好,居民在一起很融洽。”常新威说道。
近年来,崖头街道站前社区整合辖区各类共建资源,通过睦邻活动进小区、到家门,让“陌邻”变“睦邻”,逐步提升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崖头街道站前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肖红娟说:“我们通过组织民间监理团,实施以小带老、以老优小项目,创建楼门文化等系列形式,打造熟人社会,社区治理成效显著,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威海荣成市不断规范项目运作,扶持“党建引领共筑社区幸福里”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第二批项目19个,开展活动191次,累计服务居民8792人次,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发展效能。
下一步,荣成市将持续推动“五位一体”城市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治未病”理念,用好“望闻问切”工作法,不断夯实治理基础,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精致幸福家园。
(来源:文明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