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减污降碳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2024年以来,青岛城阳区积极响应绿色发展号召,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谋篇布局,构建政策规划协同体系
科学规划,明确建设路径。结合城阳区发展战略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精心谋划《城阳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确立了清晰的建设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强化措施保障,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此基础上,加强政策扶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发挥重点项目引领作用,2024年,城阳区积极推进城阳区环卫设施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二期)、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小涧西污泥干化焚烧处置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为相关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引领全区“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此外,“无废城市”建设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城阳分局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联合区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建立了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协同治理效能。
广泛动员,营造共建共享浓厚氛围
城阳区将“无废细胞”创建工作作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微观基础,精心谋划、稳步实施,涵盖无废学校、无废社区、无废企业等多个领域,针对不同类型的“无废细胞”制定了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创建标准与实施方案。2024年,累计完成82个“无废细胞”创建工作。
在宣传教育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无废城市”理念。利用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节日,联合组织街道工作人员、学校师生、企业人员、社区居民和环保志愿者代表等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活动。累计举办宣传活动10余场,受众达5000余人次,提高了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认知度。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城阳“绿先锋”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表现卓越,荣获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团队开展超70场社会实践,足迹遍布15所中小学、幼儿园,2万多名学生从中受益,4000余名学生及家庭深度参与研学,以实际行动为“无废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来源: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