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持续稳健向好
强化精准服务,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统筹使用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总量替代指标,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保障服务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完成660个重点项目环评保障,文登开发区入选省级第二批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严格项目把关,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两高”项目“五个减量替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优化执法,坚持智慧监管与非现场执法并行,利用多平台开展非现场检查占比超过50%,落实“不罚、轻罚”制度为企业减负,一个不予处罚案件入选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全省率先推行执法进门“四告知”和行政处罚“五书同达”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自然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6个,修复岸线达80公里;持续推进“绿满威海·四季多彩”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3名;建成绿色矿山19家,建成率达95%;3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入选省环保金融项目库。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威海五垒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养护观测站、荣成海驴岛黄嘴白鹭养护观测站入选省级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全市生态质量指数连续3年全省最优。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威海市及所辖荣成市、乳山市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市域全覆盖,累计创建2个国家、4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区市入选省级生态文明强县。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和环境安全防控能力建设,持续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狠抓危险废物、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下一步,威海市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引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折不扣落实美丽威海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让生态更加美好、经济更可持续、城市更为美丽,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