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潍坊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潍坊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潍坊市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强市建设的重要基点,强化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样态。
特别是自教育部2017年部署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潍坊聚焦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4个方面内容、32项创建指标,市县联动抓争取、抓投入、抓创建。2024年以来,潍坊市共有寒亭区、昌邑市、滨海区、奎文区、潍城区、寿光市、高密市、临朐县8个县(市、区)入选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数量全省最多。
坚持高位推动强部署。潍坊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实施意见、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发展教育职责清单等文件,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层层推动各级将这项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开展“抓党建、抓投入、抓人才、抓改革”述职评议,现场公布评议结果并纳入年度教育督导评估;每月围绕“人财物”调度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研究教育和破解难题情况。出台13项教育督导改革措施,制定10条督学责任区建设意见,开展市对县履行发展教育职责评价,明确部门单位协同推进“创建”职责,形成市县一体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城乡一体扩资源。聚焦构建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的教育供给体系,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城乡统筹机制,促进城乡、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加快推动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为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总量,2021年-2024年,潍坊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共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2所、幼儿园344所,提供学位28.76万个,连续两年有效应对了小学入学高峰。完成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改善项目176个,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午餐午休、塑胶操场、清洁厕所、触控一体机教室、标准化校车”五项全覆盖工程,为师生提供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大力实施强镇筑基行动,深化“一校长多校区”集团化办学、教育联盟、城乡共同体改革,组建44个教育集团、116个教育联盟、138个结对帮扶共同体,覆盖所有乡村学校,通过城乡结合、强弱结对、强校扩优等方式,推动学校理念共融、师资共享、教研共促,有效提升了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坚持内涵发展优生态。全面实施课程教学、人才强教、教育数智化“三大战略行动”,重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新增8个学科课标项目;扎实组织拔尖创新学生培养,全面落实奥赛强基培优工作;有效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确立32所学校,组建6个协作体,实现“大单元教学”研讨常态化。完善校园招聘、“优才计划”等教育人才招引机制,连续推进11轮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累计完成教师校内聘任42.7万人次,跨校竞聘2.9万人次,城区向农村流动10159人次,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成潍坊教育云平台三期13个项目建设,配备1000万套中小学高端优质教育资源,相关经验获教育部推广肯定。在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潍坊学子获奖数量连续22年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