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收回、调减低效无效资金5.5亿元!潍坊推动财政资金“精准滴灌”

收回、调减低效无效资金5.5亿元!潍坊推动财政资金“精准滴灌”
2025-04-01 09:31:1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3月31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市2024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效和2025年重点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24年,潍坊市财政局实现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双提升,全年共收回、调减低效无效资金5.5亿元,较2023年增长32.1%,占年度评价资金总额的11.6%,资金压减规模及压减占比均创历史新高,为全市财政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支撑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协同高效管理体系。潍坊在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管理、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制度建设由“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转变。内部层面,制定《潍坊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部操作规程》,全省率先建立起关键环节预算科牵头、常规工作绩效统领、各科室单位协同配合的内部工作新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新格局。外部层面,聚焦全市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瓶颈,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总体制度规划,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意见,为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新时期攻坚破题指明方向。

完善协作机制,提升重点评价项目质量。潍坊通过建立完善项目联席论证机制与“四方协作机制”,推动项目选取精准化与评价报告优质化。项目选取方面,通过联席论证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将社会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资金规模大,以及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政策和项目,全部纳入重点绩效评价范围。2025年共选取项目92个,较去年增加30个,评价规模超50亿元。评价质量方面,针对绩效评价涉及面广、相关方多、技术性强等难题,建立“财政部门+中介机构+预算单位+指导专家”的“四方协作机制”,打造财政部门全面统筹、中介机构主责推进、预算单位积极配合、指导专家全程把关的“四位一体”推进模式,进一步提升评价报告“含金量”。

紧盯关键环节,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针对部分项目存在实施目标偏差、效益不高等问题,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及时纠正工作偏差。加强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围绕设备购置、行政执法以及住房保障支出3大领域构建19项绩效指标,并全部嵌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全市预算单位科学精准编制预算提供依据。降低事前评估门槛,事前评估范围“门槛”由500万元降至100万元,同时将事前评估对象由新增政策项目扩展到全部政策项目。年初经评估,取消或调整完善项目4个,实现节支1.6亿元。提高运行监控频次,将财政重点监控频次由一年一次变更为每年7月、9月两次,通过监控节点前移、增加监控分析次数,提前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2025年,经监控发现问题26个,调整收回资金760万元。

强化结果应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将强化结果应用作为绩效管理的落脚点来抓,通过创新实施“四个一律”结果应用模式,倒逼部门单位提升资金使用效能。通过加强结果应用,大力压减取消已到期、有重合、绩效低、执行率不高的支出政策和项目,使预算绩效管理成为“硬约束”。2024年,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共收回、调减低效无效资金5.5亿元。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向绩效要效益、要效率、要财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2025年,潍坊市财政局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全力推动财政资金投向最急需、最具潜力的领域,实现资金“精准滴灌”,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总体制度规划。围绕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意见》,配套修订完善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等制度办法,将绩效要求深度嵌入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个环节,加快建立标准科学、务实高效的长效机制,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政策指引、操作规范。

不断加强预算绩效全流程管理。突出事前绩效评估,将延续执行3年和年度预算增幅达到30%的项目全部纳入评估范围;严格绩效目标审核,树牢“先有目标、后有预算”理念,打破以前目标随预算报送模式,严格目标入库标准;强化事中绩效监控,每年7月、9月开展两次重点监控,不断提升项目过程资金监管力度。

不断压实评价结果应用。对事前评估、绩效监控、部门整体评价、重点评价等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予入库、一律压减、一律暂缓、一律不予安排”,使预算绩效管理成为“硬约束”。2025年,评价项目规模、压减金额较去年分别增长10%。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潍坊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