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地市要闻 >

19项措施!威海全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19项措施!威海全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2025-04-11 09:17:1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筑牢海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加强产地检疫管理监督,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无疫场”,强化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推进产地直销水产品带证上市,严厉打击养殖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处置率达到100%。

水产种业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芯”动力,下一步在推进水产种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近年来,威海市高度重视水产种业发展,深入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2025年,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改革双轮驱动,全面推进《威海市海洋种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落实落地,推动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水产种业产能突破700亿单位,产值30亿元以上,保持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

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组织实施15个水产种业提升项目,因地制宜高标准建设荣成寻山、虎山,文登泽库,乳山徐家等现代水产种业园区,推行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养殖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提高苗种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水产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完善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原、良种场建设,鼓励科研教学单位、企业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大力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为品种创新提供优良基因来源,力争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区域特征明显的新品种。

深化良种联合攻关。持续推动科企合作、企企合作,聚焦海参、鲍鱼、海带、牡蛎等本土优势养殖品种,加快培育耐高温、抗病、抗逆等优良品种,扩大白海参、海马、海胆等特色、高值品种的育苗规模,加快引进、培育大西洋鲑、虹鳟、黑鳕鱼等深远海适养品种,破除产业发展瓶颈。

推动种业企业做优做强。加快培植水产种业龙头企业,鼓励种业企业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支持3家国家水产种业“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阵型企业、5家省级水产种业领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快水产种业自主创新,加速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

强化政策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种业设施设备建设补助、新品种培育奖励、原良种场创建奖励、金融贷款贴息等多项针对性、普惠性政策举措,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推动水产种业向优、向新发展。

近年来,威海市不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威海市2024年海洋经济的发展成效如何?

2024年,是全市海洋经济稳步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深入实施海洋产业创新突破工程,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426.6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8.2%,较上年度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海洋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特色发展上。其中:

“海洋一产”,聚焦水产种业、海洋牧场和远洋渔业,加快推进海洋渔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市水产品产量341.6万吨,同比增长4%,荣成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一是聚焦水产种业提质增效,加快11个重点水产种业项目建设,建成2处陆基标准化养殖基地,新增标准化育苗车间3.1万平方米,获批1个水产新品种,全国首家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海带种质资源库落地。深化“南鱼北繁、北繁南养”新模式,培育石斑鱼苗种1000万尾。二是聚焦海水养殖绿色发展,新建成20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新创建1处国家级海洋牧场,全国首座封闭式深海养殖综合实验平台“渔机1号”落户荣成市,增殖放流经济苗种13.7亿单位。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突破222万吨,同比增长4.2%。三是聚焦远洋渔业扩规提档,新增3艘远洋渔船,实施22艘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南极磷虾全产业链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远洋渔业长期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关键词:海洋经济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