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各区域发现的隐患数量及具体情况,建议重点抽检干燥车间、反应车间,查看是否及时彻底整改”,这是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4月份风险评估报告中的提升建议。该公司安全部部长王勇说,公司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数据化管控项目技能培训,已累计培养数据化安全员228人,占员工数量的91%,4月以来共有123名员工查找并报告隐患。
近年来,潍坊市应急局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借力项目不断推进安保互动,调动保险机构参与开展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的积极性,助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项目牵引提升员工安全素养
安全生产数据化管控项目是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财险)联合清华大学,为参保安责险企业设计的一款事故预防服务项目,最早在潍坊昌乐县开展试点,具体来说,就是承保机构通过组织各企业骨干员工学习安全生产相关课程,提升员工风险管控能力,并配套使用安全生产智能预防平台(CIRS平台),进行风险隐患信息采集、实时传输和排查整改全流程管理。
CIRS平台是在上级金融监管和应急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由中国人寿财险潍坊市中心支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开发而成。目的就是为了汇聚政府、保险机构、企业、员工合力,用数据化手段让员工成为企业安全“探头”和消除隐患“第一响应人”,实现企业内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格局。企业员工可通过该平台提交隐患信息,车间负责人收到信息后,将审核隐患并进行整改,随后将整改情况、隐患形成及原因分析录入平台,形成整改闭环,以此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水平。
为推动企业员工尽快上手使用CIRS平台,承保机构采用“外聘专家+内训师培养+全员实训”三级培训机制,先让专家教企业部分员工如何查找并上报隐患,随后通过“传帮带”,达到全员知隐患、会查险、促整改、保安全的目标。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较早参与该项目的企业。“开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后面效果越来越明显。不少一线员工通过培训,成为数据化安全员,掌握了一定的风险管控技能。更重要的是,员工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热情慢慢高涨起来了。”王勇说。
安全生产数据化管控项目推广以来,通过提升员工安全素养降低人为事故风险,扭转了传统保险事后补偿的模式,实现从“事后赔偿”向“事前预防”转型。截至目前,全市月均1万余名员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治理各类风险隐患109万余条。潍坊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说。
深度融合服务保障更加高效
全面推动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服务,是潍坊市应急局有效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潍坊市应急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体系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健全风险分散机制、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大幅提升。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的兜底保障作用,2018年以来,潍坊市在山东省“2+2”方案的基础上,实行“3+3”标准,财政每年多出资1200万元,人身救助金限额由15万元/人提升至18万元/人,房屋救助金限额由5万元/户提升至8万元/户,居民基本生活用品(衣被、口粮、厨具)救助金限额由600元提升至800元,房屋附属设施、家用电器、家具等救助金限额由2000元提升至3000元等,并增加了拥挤踩踏伤害、野生动物伤害、精神病人伤害他人、刑事案件被害人、飞行物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伤害导致人身伤亡救助等范围。自2015年7月试点以来,潍坊市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累计已结案8.56万笔,累计赔付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