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潍坊市发布《“社区微业”服务指南》(DB3707/T 139—2025)地方标准,从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保障、服务评价等方面对“社区微业”服务进行统一规范,促进社区就业、便民服务扩容提质。
今年是山东省“社区微业”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潍坊市作为“社区微业”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的首创地,市人社部门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塑品牌”的工作要求,持续创新推动“社区微业”服务质效提升,编制发布了该地方标准。
据悉,自2023年潍坊市人社部门在全省首创“社区微业”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以来,市人社部门聚焦帮扶低技能、低收入、高失业、高流动等“两低两高”群体就业,在基层社区打造以微就业、微创业、微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家门口就业服务新格局。目前,已覆盖305个社区,开展就业集市活动1200余场次,开发“创业手工坊”“小修小补”等微创业项目110项,组织“零星学堂”“社区夜校”等技能培训700余场,帮助近2万名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下一步,潍坊市人社部门将以发布“社区微业”地方标准为契机,实施就业服务“双基”提升工程,夯实就业服务基层、基础,持续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更多群体扩展,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完整就业服务。
(来源:大众新闻记者 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