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名人助力提振消费活动吸引了大众目光。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网络名人,带着镜头后的超1.5亿粉丝齐聚潍坊,探访以风筝为代表的文化活动、产业现场,短短几天制作发布600余条探访作品,多个微博话题、抖音作品持续霸榜热搜,全网浏览量(播放量)超3亿……在网络名人的助力下,潍坊的文化魅力变成一波波巨大的流量全网蔓延,又在网友们的认可与关注下迅速转化为实打实的消费吸引。
以网络名人视角解锁城市魅力
此次活动取得的斐然效果,在于潍坊跳出传统节庆“大场面+官方报道”的传播路径,转而以“在地化+场景化”的创作逻辑激活城市魅力。相较于普通人的镜头记录,网络名人们往往更善于寻找角度和引人共鸣。他们通过“在地化+场景化”方式,形成“文化体验+即时传播”创作闭环,以场景化叙事和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能,让《修城记》碑上郑板桥的书法与网友们推崇的清廉文化相互交融,也能让网友们看到世界风筝公园里“一切皆可上天”的奇妙景象后,大声高呼“去潍坊放风筝”。他们将庞大粉丝团带动起来的热度和流量,转化为潍坊的城市吸引力,此时的流量已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游客对城市魅力和精神内核的认同,
流量赋能城市IP更加清晰
长期以来,“世界风筝都”都是潍坊最鲜明的城市标签,然而这一单一符号不可避免会造成城市形象的扁平化。本次活动正是一次破解重构的过程。采风过程中,微博大V们走进山东圣川生态农场,在他们的镜头下,1500亩牛蒡种植基地的风采传遍全国,企业知名度与产品销量实现同步增长。抖音大V们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室,揭开风筝制作、木版年画的“神秘面纱”。巨大的流量随之而来——抖音@方也的“给潍坊一根线,他能放飞一个世界”,抖音@清如一的“愿你像风筝一样自由”,个个都是超200万的爆款。风筝会期间,潍坊网上好评如潮、景区客流如织、酒店入住率同比大幅提升。流量经济暴涨的同时,潍坊的城市辨识度也在其推动下越发清晰。
一线之缘感受潍坊城市“精气神”
银线连四海,风筝传友谊,一根风筝线,牵起了好多人与潍坊的缘分。此次全国网络名人采风活动,让潍坊各种城市名片更加充分展现。这里既有千年文脉的深厚底蕴,又有现代产业的蓬勃活力;既有生态田园的诗意浪漫,又有创新创业的火热氛围。网络名人从互联网视角和语态出发,将潍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转化为一个个鲜活可感的故事,让潍坊城市形象从单一的“平面”变得丰富“立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潍坊,感受这座城市的精气神。
当然,让粉丝“流量”变成城市“留量”,既需要仰望星空的创意,更需脚踏实地的产业支撑。潍坊需将文化厚度、情感温度与发展力度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迎风飞翔”。
(来源: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王靖博 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