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蜜蜂园今年接出的第一罐‘自流蜜’,我赶紧来跟大家分享这份甜蜜!”
采访当天,在济南长清区张夏街道王泉村创业的“蜂姨”秦洁打开了抖音直播,透过屏幕展示手中那罐晶莹剔透的蜂蜜。本是机缘巧合下来到这里创业的她,是张夏街道的“新乡人”,与“原乡人”“返乡人”一起成为街道“三乡人才库”的一员。
在这里干事创业的他们,用新技术、新理念带动着乡村的发展和村民增收。而街道的一系列引才政策,正推动着更多人才前来赴约。
“新乡人”开起蜜蜂园
“‘自流蜜’改变了传统蜂蜜采集的流程,直接把导流管插进蜂巢内,打开开关,蜂蜜就能顺着管子流进容器,这样采集的蜂蜜是最新鲜、最原生态的。”秦洁告诉记者,这种特殊的新型蜂箱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投资较高,应用并不多,“蜂姨”的蜜蜂园,在国内首个成规模应用“自流蜜”技术。
“我从前是建筑材料经销商,我的舅舅是一位老蜂农。2023年,弟弟说想找个地方养蜜蜂,过田园生活,我一下就被打动了。”秦洁说,自己当时想象,要在风景如画的田园中与小蜜蜂为伴,酿出一罐天然的好蜜,“没想到真干起来这么累、这么忙,我们从一大早就开始逐个蜂箱排查有没有隐患,在蜂蜜高产的季节更是忙着采蜜、采集蜂王浆,脚不沾地。”
不过,这份忙碌,也让秦洁有了另一重成就感。“我们有300多个蜂箱,每个蜂箱有5万到7万只蜜蜂,它们外出采蜜的半径是2.5公里,但能精确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家……”秦洁说,在王泉村这个群山深处、生态环境极佳的世外桃源,产出的蜂制品更加纯净。
“当时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2024年在朋友介绍下来到了王泉村,一下子就相中了这里的环境。”随着秦洁的视线抬眼望去,整齐排列的蜂箱后,是蜿蜒的山峰,独属春天的嫩绿色覆盖着山体,耳边蜜蜂飞舞的声音并不扰人,反而与如画美景融为一体。“蜜蜂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有污染的环境会让它们生病,直接影响蜂蜜的品质。”秦洁说,现在蜜蜂园主要分为两个区域,新型蜂箱生产“自流蜜”、传统蜂箱生产蜂王浆,“你看,那边带有编号的蜂箱都是被客户认购的,不少外省的客户专门来品尝咱的蜂蜜。”
秦洁说,自己是张夏街道的“新乡人”,“没想到街道对我这么重视,给了我很多帮助。”
好服务帮人才扎下根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张夏人,是‘返乡人’!”
初夏将至,正午艳阳高照。焦念众戴着一顶遮阳帽,在自己的中草药田间清理着杂草。“以前我从事医药行业,对中草药产生了兴趣,所以决定返乡创业,回家乡种植中草药。”焦念众指着眼前嫩绿的小苗介绍,自己在张夏街道流转了560亩地,种植了元胡、瓜蒌等六七种药材。凭借从前积累下的资源,这些药材并不愁销路,最难的还是回乡后为土地发愁的时候,“多亏了我们街道的帮助,我才能顺利跟村里接上头,村‘两委’又帮我把零零散散的一分地、二分田凑起来,让我的中草药种植连成片。”
秦洁也对街道的帮助深有感触。“我们在城市里生活,邻里之间都不太熟悉,习惯了‘单打独斗’。”秦洁说,街道了解到自己的蜜蜂园项目后,经常主动询问有没有什么疑问和需求,在各类手续办理、蜜蜂园建设、产品展销等方面都给予帮助,“尤其是产品的销售,街道通过官方途径帮助我们走向更多地方,团队的力量肯定比我们个人的力量强大!”
让秦洁更受益的,是街道帮助她和王泉村党支部书记王静结下了友谊。“王静是‘原乡人’,她在村里成立了文旅产业公司,依托这里原生态的山峪环境和文化底蕴,改造了特色民宿、经营特色餐饮,还推出‘乐享农耕园’为游客提供蔬菜认种体验。”秦洁说,王泉村在王静的带领下已经是景区化村庄,这对自己的产品销售也很有助益,“不少游客会在游玩的同时来采购蜂制品、了解蜜蜂文化,我的客户来到蜜蜂园,也能在山里小住几天,有吃、有喝、有玩儿!”
“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构成了张夏街道的“三乡人才库”。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蕾告诉记者,为了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之“渴”,张夏街道“拉网式”摸排在外企业家、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建立“三乡人才库”,定期发放“一封家书”让在外人才知乡事、听家音、叙乡情,借助春节假期返乡契机举办“一场座谈会”让在外人才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为每名在外人才配备“一名专职联络员”负责推介返乡优惠政策和做好服务保障,以人才回引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各村的党组织书记是人才回引工作的第一联系人,为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也是‘各显神通’。”
“三乡人才”发展有新招
“我们已经研发了人参蜂蜜、蜂蜜酒等产品,还想用天然的蜂蜡研发唇膏、口红,拓展蜂产品的产业链。”秦洁说,现在蜜蜂园也正在打造“蜂姨蜜园”,她想改变传统蜜蜂园的运营方式,在其中融入特色小院儿,今后也可以加入研学等项目,“我还想和王静一起,共同做好王泉村的文旅事业!”
焦念众的中草药种植项目,已经带动了不少附近村民就业增收,他应用在中草药种植上的先进农技手段,也被很多种植户学习应用在了大田传统农业种植上。“附近村的村委会成员来学习了种植技术,选择了适合自己村的药材发展种植,比传统作物的收益率高不少。”焦念众说,下一步还要跟在山地上种植核桃树、果树的村民合作,探索发展元胡的林下种植,提升亩产效益。
时代呼唤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蓝图中,青年人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回归,正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近日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中,“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成为关键词。
“近年来,我们街道积极实施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建立了《张夏街道“三乡”人才台账》》,专人落实日常联络、创业指导、业务咨询等20余项服务事项,实现‘一对一’人才服务。“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支持返乡人才创业,街道打造“杏林深处、乡情小屋”作为人才服务驿站,开展“三乡人才沙龙”、乡村产业人才培训、乡村优秀青年人才观摩等对接洽谈、交流研讨活动,通过“头脑风暴”“擂台比武”“现身说法”等方式,搭建人才交流和合作平台,帮助人才解决创业或任职难题。
如今,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三乡人才”正不断涌入张夏,他们用所学所识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实现了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