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空间重构带来了惊人的乘数效应:500余个产业项目在片区落地,13.8万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87万群众受益于“齐鲁天路”乡村旅游带。当A、B、C分类管理让8808个村庄各美其美,“潍爱我家”公益物业品牌正在重塑乡村“颜值”与“气质”。
改革魄力:从“诸城模式”到“共富机制”的制度创新
作为农业产业化发源地,潍坊从未停止改革步伐。从“诸城模式”的贸工农一体化,到“寿光模式”的蔬菜革命,再到如今“共富公司”的创新实践,这座城市始终站在农业变革的潮头。得利斯集团打造的“从田园到餐桌”全产业链,带动3000养殖户年增收6亿元;峡山白羽肉鸡产业通过“代养+分红”模式,让农民成为产业链上的“合伙人”。
更深层次的变革在要素领域展开。34家县镇村三级资产运营公司,让沉睡的集体资源变身“活资本”;“区块链+蔬菜”基地的建立,使传统农业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当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70%,当智能农机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潍坊正用新质生产力打开“亩产万元”的新空间。
改革红利直接惠及民生。628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21个村突破千万大关;3.6万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增收290亿元,16万“新农人”在沃野逐梦。这些数据背后,是潍坊对“共同富裕”的生动诠释。
潍坊这座曾以“三个模式”引领中国农业的城市,如今又以共富实践定义着乡村振兴的新维度。其发展轨迹昭示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永远孕育着最激动人心的变革力量。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