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好房子”建设的灵魂。5月11日至12日,山东省勘察设计工作座谈会暨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应用推进会在淄博举行。会议部署了2025年度全省勘察设计重点工作,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设计引领“好房子”建设的淄博实践》专题分享,部分地市住建部门和骨干设计单位围绕提升勘察设计质量进行了经验交流。
衡量“好房子”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设计和建设“好房子”?近年来,在“标准重塑、空间再造、技术赋能”等多个关键维度上,淄博市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解题路径,让“好房子”从政策热词转化为民生实景。截至目前,淄博市已打造省级高品质住宅示范项目14个,多个项目获詹天佑奖、广厦奖、泰山杯奖等荣誉。
绿树成荫,流水潺潺。5月12日,步入新东升·之园项目,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在园林景观上,我们致力于提升小区空间舒适度,创造性设计一条贯穿东西近300米长、占地近20亩的社区中轴景观公园。”项目讲解员形象地比喻,社区公园如一条翡翠玉带,将自然诗意与居住空间完美融合,更将景观设计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层建筑如何实现庭院空间?”“户型设计有哪些创新突破?”参观者不时驻足询问。项目负责人介绍,新东升·之园主动将容积率从1.8降至1.5,匠心打造区域内唯一的4层低密住区。
当然,真正的“好房子”不仅要解决居住需求,更要构建完整的生活场景。新东升·之园项目创新打造全龄段、全时段的配套体系:四点半学堂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社区洗车、洗衣房提供生活便利,城市书房营造文化氛围,健身房和私宴空间满足品质生活需求,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从“安居”到“优居”,住房建设标准正在悄然升级。为推动“好房子”建设,淄博市密集出台各项政策。前期,全市从“好房子”的规划、设计、配套、施工到试点评价,制定了一整套标准体系,出台了“好房子”建设指导意见、试点项目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发布了78条涵盖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品质评价标准。今年,又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以设计为重点,制定了《淄博市“好房子”技术导则》,设置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环境等7个指引,并增设绿色低碳、智慧科技专篇,全程规范住宅品质提升,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高标准要求。
安全是住宅的基石。去年,淄博市编制了“好房子”施工技术导则,作为编制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审查的重要依据,以高于行业标准的要求,提高主体工程钢筋、模板、防水等11项工艺要求。“在‘好房子’设计中,我们提出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宜低于70年,并宜按100年进行耐久设计,确保住宅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淄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科技与勘察设计科负责人翟奎修表示。
新宏程·启元府项目的工艺工法样板间,以“真”为展示标准,将工艺、材质层层剖开展示,项目的建造细节透明化呈现在大家眼前。现场一位参观者啧啧称赞:“房子质量如何,总要实地亲眼看看才放心!能看得出这个项目在工程质量把控下了很大功夫。”
在设计“好房子”时,同样要践行绿色生态理念。例如,临淄区的方正·和悦府项目采用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进行设计,通过热外壳、被动式外门窗等被动式建筑要素,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的舒适体验。同样,位于周村天香公园北的观澜玖里项目则通过设计高效的外保温系统、无热桥设计系统等,致力打造绿色低碳社区范本。这些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提升了住宅品质,也为推动淄博市乃至全省的绿色建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