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国动办(人防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正,威海市国动办(人防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传威,介绍威海市5.24警报试鸣活动及国防动员工作开展有关情况。
经市政府批准,威海市将于5月24日组织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活动。开展警报试鸣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防空防灾的意识,以史为鉴,居安思危。二是检验威海市防空警报设备要素的完好程度。三是通过在部分学校、社区、企业组织开展了局部演练,检验人民防空机制的及时性、高效性、协调性,进一步提升全市综合防空防灾能力。
本次警报试鸣将于5月24日(本周六)上午10时准时开始,试鸣时间共20分钟,先后播报4种警报信号。警报范围涵盖两区两市的威海全域。警报试鸣活动是一种常规性的年度工作,自1999年开始,今年是第27次警报试鸣。请各位市民朋友不必紧张,保持正常的工作生活。
本周六上午,警报信号鸣响的过程中,将同步在威海市人民广场开展人民防空主题宣传活动,为市民朋友介绍各类警报信号的特点以及作用,宣讲介绍国防动员的相关知识。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到活动现场参观学习,并提出宝贵意见。
近年来,威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使命任务,强责任、明措施、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军事设施保护、新域新质力量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打造威海特色国防动员宣教品牌
为更好开展国防动员宣传教育,结合威海市实际,精心打造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一张图”。依托区域独特地理和历史文化优势,整合刘公岛等全市优质教育场馆资源,积极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深度合作,以“两弹元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作为“主阵地”;以甲午战争博物院、红色胶东展馆、马石山烈士陵园作为辅阵地,建立起“一主三辅”的国防动员宣传格局。通过打造精品课程、制作优质视频、参与场馆建设等方式,将国防动员宣传教育融入威海市红色教育场馆矩阵全局,形成具有威海特色的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品牌。开发“千里海岸国动相伴”3条国防教育红色旅游路线,有效促进了文化旅游和国防动员宣传教育有机融合。
统筹协调军事设施保护工作
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以来,党和国家对军事设施保护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调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扎实推动军事设施保护工作,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威海市军事设施保护职责任务、工作程序进行了明确;逐步形成以市国动委联合办公室主任单位、副主任单位为主体,威海市国动委成员单位、地方相关单位与军队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推动军事设施保护需求提出、措施拟定落实、督促指导和检验评估。去年,通过问题隐患排查,定期组织市县两级进行检查评估,形成问题清单,集中整改,销号管理等措施,完成了对威海市军事设施保护领域存在问题的专项治理。目前正在开展军事设施保护区域划定工作,做到应划进划,应保尽保。
强化国防动员新域新质力量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新域新质战略能力作为国防动员新质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重要支撑。立足威海市八大产业集群区域特色,聚焦新域新质战斗力提升和国防动员全面准备,尤其注重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深挖企业潜力,探摸企业需求,在新域新质专业力量种类上求突破,加快推进国防动员新质战斗力增长,扎实推进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
一是走访调研威海市新域新质有关企业,汇总企业新域新质力量建设成果及转化运用、问题瓶颈及主攻方向,全面掌握新域新质国防动员潜力情况。二是持续加强与新域新质重点领域企业沟通对接,发挥领军企业牵引带动作用,区分行业类别,深挖潜力资源,将新质新域力量纳入国防动员演习演训等重大任务。三是从国防动员的战略层面找准自身职能作用和定位,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根据组建目标任务及特色优势产业,对接科研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了反无人机、机器人支援、核化救援、测绘勘察等新域新质专业队伍,通过点验授旗、政企合作、军地联演,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近年来威海市反无人机专业队先后3次参加神舟运载火箭发射保障任务;机器人专业队多次开展海上溺水救援,水上无人救生设备被公安、海警部门推广运用;地矿六队测绘勘察专业队打破全国小口径取芯钻探施工技术,获评“英雄地质队”。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