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级以及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深化医改的做法。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广锋介绍,围绕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充分发挥医保对改革的促进作用,济南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全面实施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改革,不断扩大覆盖面,完善支付规则。建立“三医”谈判协商机制,充分尊重医学规律,支持医院参与医保支付规则政策制定、调整完善等工作。同时,鼓励公立医院应用符合临床需求的新药品新技术,对创新药实行单独支付管理,例如将治疗中重度克罗恩病(这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消化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的靶向药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及时纳入单独支付管理,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好药新药。
二是扩大集采改革成效,降低群众负担。国家、省集采药品和耗材全部在我市落地,平均降价都在50%以上,患者第一时间用上集采产品。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公立医院优先使用集采产品。济南市还牵头开展了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工作,覆盖了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3.2万家医疗机构,有效降低了采购价格。
三是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改革合力。大力推进医保资金即时结算,审核结算时间缩短至15天,提前预付定点机构1个月的医保资金,有效减轻了医院运营压力。同时,推动医保数据共享,对基金收支结构、支付方式改革成效等重要数据信息我们及时进行定向发布,进一步增强医改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