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市临淄区县域物流集中配送中心,智能分拣系统全速运转,快递包裹在传送带上快速传输,精准落入对应的分拣区域。分拣区旁,几辆无人快递车静静待命,它们的最大载货容积达5立方米,每车每月较传统燃油车辆可节省约一半成本。待分拣完成,无人快递车便会沿着定制线路出发,将包裹送往周边网点,打通城市末端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淄博智慧物流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智能分拣到无人配送,从路径优化到供应链预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淄博物流行业正经历一场降本增效的深刻变革。
在京东海月龙宫绿色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产地出发,全国24小时集货,千县万镇物流24小时送达”已成为常态。这里是京东在华北市场的重要支撑节点,依托京东高效协同的物流网络,园区建设了“京东淄博云仓”,成功将淄博市产品接入京东大物流体系。在京东大数据赋能下,全国优质产品向淄博聚集,淄博优质产品也走向了全国。
在沂源县鲁中数智物流园内,7座智慧仓库拔地而起。这些仓库采取“自动化+输送线”模式,能够实现货物自动存取和信息自动追踪,流通效率提高了50%,仓储面积利用率提高了3倍。目前,园区已与京东物流集团签订了委托运营协议,京东物流将代理园区开展后续招商运营。今年3月,园区还与山东药玻达成了合作,山东药玻将租用园区的智慧仓库存储药用玻璃等产品,最大存储量可达1万托。不久后,这里将有效整合对接优质物流资源,崛起一座多式联运、高效运转的智慧物流园。
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变革浪潮愈演愈烈,这场变革的辐射力不仅停留在传统商贸物流领域,还向工业产业物流领域纵向延伸,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动能。
在海旺达集团,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的智慧供应链平台,正为石化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定制方案。原来,货主找船难、船东找货难、港口协调效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石化企业。而智慧供应链平台相当于一个“智慧大脑”,解决了行业信息不聚焦、实际业务过程变动多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货船匹配与动态成本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物流决策效率,为石化产业构建起覆盖危化品海运全产业链的智慧协同生态。
在齐鲁正本物流园,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为制造业企业节省下不少资金和时间。据了解,目前这一园区形成了铁路、公路、海运、管道多种模式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能够精准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海运方面,园区设有专门的船舶代理服务机构,专业从事国内外散货船、游轮、集装箱船等船舶的代理服务,通关报关等服务一应俱全,有效提高了企业通关效率和资金周转率。
在一系列努力下,淄博市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市涌现出传化公路港等一批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案例,两业统仓共配整体协同效率显著提升,齐鲁正本物流园获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打造“鲁中物流旱码头”案例入选国家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优秀案例,中欧、鲁疆班列稳定开行,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物流辐射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发展智慧物流还是多式联运,目的都是以更高效的方式畅通实体经济“筋络”。这场降本增效的变革不仅让物流“跑”得更高效,更让产业“链”得更紧密。随着两业融合不断深化,淄博在物流降本增效上将有更多动作。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