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威海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威海市深入实施健康威海行动、全力护佑群众健康工作有关情况。记者获悉,近年来,威海市扎实实施健康威海行动,医疗卫生服务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获评全省唯一的省级、国家级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截至2024年底,威海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08岁。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文介绍,威海市多元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所辖区市全部建成省级健康县区,文登区、环翠区分别获评全国、全省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7.5%,较上年度提高2.49个百分点。同时,持续丰富全民健身服务供给,全民健身设施实现市、县、镇(街)、村(社区)全覆盖,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健身圈”,市、县、镇(街)三级全民健身中心和中小学体育设施均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名,活跃在各村居和3600余个晨晚练健身站点提供健身指导服务。
在推进健康县区建设方面,环翠区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环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岳善峰表示,环翠区以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社会三大方面为抓手,积极筑牢健康屏障,增进民生福祉。目前,环翠区共创建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7个,建成7家省级中医特色单位,打造出环翠区中医医院智慧共享中药房,并创新构建“公立医院引领、基层机构支撑、社会资源协同”的三级医养服务网络,实现医、康、养、护全链条服务标准100%覆盖。同时,属地医疗机构为在托婴幼儿提供健康保健、膳食指导等服务,医育结合签约服务率达100%;重点人群家医签约服务率94.1%。
强化健康促进,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威海市还全力打造城乡宜居生活环境,2024年威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绝对值和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重点河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连续6年全省最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6.46平方米,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100%。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实现应改尽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目前,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此,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正辉表示,威海市已形成政府部门联动联防,精防机构诊、治、康、处(诊断、治疗、康复、应急处置),基层医疗机构兜底管理服务的一体化防治网络,并实现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和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区市全覆盖。今年以来,威海市共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巡讲98场,受众8600余人次;12356心理援助热线可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
强化能力提升,全周期优化健康管理服务,是健康威海行动的重点之一。目前,威海市省级重点专科(学科)达到42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优势)专科11个;在全国公立医院移动互联网满意度调查中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居全省第一位。威海市还积极夯实基层服务网底,目前,全市建成县域医共体6处、医疗资源共享中心37处,实现全覆盖,荣成市率先打造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样板县;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名医基层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杨正辉介绍,慢性病防控方面,以全域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契机,威海市构建起以5处市县疾控中心为前端、20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为中枢、80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在全省率先实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全覆盖。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慢性病,组建涵盖临床医疗、公共卫生等10个专业、100名专家的医疗团队。今年以来,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开展健康督导、科普培训等1120余场次。
此外,威海市还全面落实重点人群保障。目前,威海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达标率达到100%,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可享受16类妇幼健康项目免费服务,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83个;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100%,老年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0%以上,建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8个、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家。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石殿松表示,威海市积极建立完善涵盖婚孕前、产前和新生儿各阶段的三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并将免费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病种由省定4种扩至52种,筛查率达到99%以上;全省率先实现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城乡全覆盖,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00%;扩大新生儿先心病和0至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覆盖范围,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100%。目前,我市已实现连续2年孕产妇零死亡,2024年全市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示范引领,多领域推动改革创新。威海市大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获评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开创国内首例区域内医疗机构间中西融合先进模式,打造全国首个中医文化城市品牌“健康城市·中i威海”,并以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为切入口,为群众免费提供艾灸适宜技术体验服务和中医药健康宣教,累计服务群众超120万人次。同时,深化国家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联系点改革成效,构建覆盖全人群的“医院—社区—家庭”营养健康服务模式,指导333个营养健康社区、食堂、餐厅、学校、超市服务升级;培养国家级营养指导员420名,配比达每万人1.44名,覆盖425个社区单位,累计服务60万余人次;持续推进国家级学生营养项目实施,组织开展“小超人”健康管理联盟,对超重肥胖学生进行综合性管理与干预,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于学生健康,威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大明介绍,健康威海行动中,威海市在全省率先推行课间活动15分钟,保障学生每天在校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并常态化开展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形成“年年有比赛、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中小学共有专(兼)职体育教师2038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实现全覆盖,专(兼)职校医配备率达99.15%;10所学校入选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