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董家村热闹非凡,一场专为青少年开设的锣鼓培训班拉开帷幕。暑假期间,每周六、周日晚7点至8点,村委大院便成了孩子们学习锣鼓技艺的乐园,63名青少年在这里感受传统锣鼓文化的魅力,开启非遗传承之路。
为了让锣鼓艺术在青少年中扎根,董家村邀请了村里几位经验丰富的锣鼓艺人担任授课老师,免费为孩子们开展培训。
“咚锵、咚锵、咚咚锵……”培训课上,老艺人们耐心细致地讲解着锣鼓的基本节奏、演奏技巧和乐谱知识,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握鼓槌、打节奏。没有锣鼓、没有鼓槌就用塑料盆、筷子代替,孩子们用最简陋的“乐器”,敲出了对传统文化最虔诚的向往。
“以前只在村里的节日活动上见过锣鼓表演,觉得特别威风,现在自己也能学,我特别开心。”今年8岁的宋金轩兴奋地说,他表示会好好练习,将来也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锣鼓技艺。
董家村锣鼓队郭守珠老师介绍,举办这次青少年锣鼓培训班,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村里的传统锣鼓文化,更是为了丰富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掌握锣鼓技艺,让这门老艺术焕发新活力。”
淄博董家村青少年锣鼓培训的实践,为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淄博将继续深入挖掘辖区内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强化传承保障,推动传统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