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核心是人民,烟火的底色是民生。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体现在街头巷尾升腾的烟火气与触手可及的便利中。济南商河城管紧扣群众需求,以精细化布局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空间,让城市在烟火升腾间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如今行走在商河城区,最显著的变化是:曾经困扰居民的占道经营、无序流动经营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处规划有序、管理规范的便民市场。目前,城区已科学布点并累计开放10处便民市场,包括1处早市、3处夜市和6处全天开放市场。
早市暖意,晨光里的“早餐安心站”
清晨六点,天刚微亮。那些曾在街头巷尾“打游击”、让居民又爱又愁的“早餐摊”,如今已在便民早餐点“安家落户”。热腾腾的豆浆、香气扑鼻的油条、刚出笼的包子……让赶着上班的年轻人、晨练归来的老人、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能在这里快速便捷地解决早餐之需。
让流动经营者告别四处奔波,在城市中拥有一方安稳的“容身之所”,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与包容。商河城管以“疏堵结合”的包容态度,通过科学布局市场、明确经营时间等举措,既“堵”住了无序占道、影响交通和环境的乱象,又“疏”通了民生需求,保障了经营者的生计,让奋斗者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
夜市寻味,灯火中的“市集记忆馆”
当夜幕降临,小时候难忘的“赶大集”场景,如今在夜市里依然能找到那份热闹与熟稔。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藏着市井烟火,现炸的小吃飘着熟悉的暖意,新鲜果蔬带着泥土的清爽,就连摊主的笑脸都透着亲切的热络。
但热闹不等于杂乱,繁华不等于无序。商河城管深谙“放”与“管”的平衡之道:摊位实行划线定位、编号管理,确保通道畅通;配备充足的垃圾桶,保障环境卫生……一系列精细举措,守护着这份珍贵的夜间烟火秩序。在这里,城管队员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他们定时巡查,及时与摊主沟通,提醒规范经营、保持卫生、控制噪音。对于初次轻微违规,多以教育劝导为主,让摊主理解配合,确保夜市“热闹不越界、便民不添堵”,让升腾的烟火气始终在有序、安全、整洁的轨道上运行,在规范中传递着城市的关怀与温度。
全日便民,街巷里的“生活服务港”
除了早市的便捷与夜市的繁华,城区6处全天候开放的便民市场,更成了市民群众的“生活服务中心”。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粮油副食、日用百货……品种丰富且价格亲民。对于周边居民,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这里就是“家门口的菜篮子”、“一站式”的生活补给站。市场内还设有修鞋、配钥匙、缝补等便民服务点,解决居民日常“小修小补”的烦恼。这里没有大型商超的距离感,却充满了邻里间打招呼、拉家常的温情,成为凝聚社区力量的重要载体。
这10处便民市场规模不大,却承载着厚重的民生意义:流动摊点有了“家”,居民的柴米油盐、生鲜果蔬等日常所需可以便捷采购,城市的整洁有序与民生便利实现了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市场升腾的烟火气不仅关照着生活日常,熟悉的乡音、记忆中的味道、质朴的人情味,也在灯火人潮中延续、具象。最动人的城市温度,就藏在这烟火与暖意里;而“家门口”这份触手可及的幸福与安宁,正是这份温度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爱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