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管理:以服务刷新“商河速度”。从项目谋划到落实的速度,关键在于过程和服务管理。广日股份济南数字化产业园从签约到首台电梯下线只用了118天,曾刷新“商河速度”。而现在,这速度依旧在刷新:产业园一期投产后,商河县又成立市场拓展专班,推动广日电梯实现“济南造济南用,济南造山东用”。在专班的推动下,这座投产不到一年的工厂,已累计完成中标项目81个、销售电梯3000余部,仅2025年1-7月份就完成产值23503.32万元。
国内运动营养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山东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落地商河,前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仓储和物流跟不上企业的迅速发展。商河县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通过现场办公,协调产投集团,整体出租42000平方米厂房,一次性解决了企业的生产和仓储难题。
作为麝香酮国内唯一药用生产单位,宏济堂在商河建设的宏济堂制药(商河)有限公司商河产业基地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数据驱动型医药中间体独角兽企业。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商河经济开发区实施班子成员、中层骨干、主办人员“三位一体”重点项目帮包体系,从立项、审批、开工建设等各环节不遗余力、环环紧扣、全力以赴抓进度,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预计9月底投产。
“商河速度”的背后是不断深化的服务效能改革,比如商河县103个“一件事”事项实现“一次办”,压缩审批中间环节60%以上;“全域可视化调度、流程透明化推进、责任明晰化落实”的项目管理体系:明确各个环节、时间节点与责任人,按阶段环节掐表推进,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计划进程有序推进。此外,考核倒逼也推动了提速的落实。商河县把项目推进成效纳入干部内部绩效考核,对进度滞后项目“亮红灯”预警督办,以“清单定责、挂图督战”压实进度倒逼项目建设加速突破,形成“签约即冲刺、拿地即开工”的强劲态势。
在这样的过程管理下,作为商河县项目建设主阵地,商河经济开发区今年以来累计开工项目17个,项目开工率同比提升15%,年底前将有10余家企业具备试生产条件。
要素保障:变空间优势为发展优势要素供给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也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空间优势,商河县很明显:目前商河土地资源比较充足,开发区现有符合建设用地规划的可利用土地近万亩,拥有合规建设用地3000余亩,具备承接大项目、好项目的优势。这些园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基础设施易于延伸覆盖,可快速转化为项目用地,现有标准厂房具备拎包入住条件,为项目快速投产达效率夯实基础,是全市最具发展空间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
为把空间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商河经济开发区通过“园中园”项目扩能提质。通过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等“园中园”,把空间化整为零,实现特色差异化发展。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建成项目载体68.4万平方米,正在建设园中园项目36万平方米,即将开工建设6.54万平方米。
开发区基础设施也不断优化升级。目前,商河正加速推进济南玉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实施产能扩容工程,逐步提升园区蒸汽供应水平;加快实施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一企一管工程本月完工,北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建设工程9月份开工建设,南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由10000m³/d(立方米每天)提升至20000m³/d,同步推进水、电、气、热等配套工程与项目建设“同规划、同完工”,增强园区承载力。
特色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目前,开发区配有双电源供电、双供水系统,危化品专用停车场、特勤消防站等设施,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已投入使用,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提供全市唯一工业表面处理配套。
西部,山东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天15到20万单运动健康食品从商河运往全国。不久之后,广日电梯测试塔将如定海神针伸向天空。
南部,产发健康医药产业谷的反应釜开始咕嘟作响,科源制药的原料药乘冷链车奔赴港口。
东部,齐鲁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山东超工和山东大航的激光设备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北部,金沙河面业每天吞吐6000吨小麦进行集中处理,禾美思(山东)植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十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在商河这片沃野上,四条曲线昂扬向上: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比达67%,在商河投资布局的世界500强企业达7家,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八连增,温泉花卉销售额占全市近九成。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