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威海市促进农村消费发展城乡商贸流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扩大内需、促进城乡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威海市供销社牢记为农服务办社宗旨,坚持供给侧、需求侧、保障侧“三端”协同发力,大力促进农村消费,全力畅通城乡商贸流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强化供给侧创新驱动,筑牢扩内需战略基点,威海市创新农业生产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保底承诺+约定提成”“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4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主体与120余个村集体合作社开展合作,全托管土地规模达2.2万亩,亩均成本降低150元、纯收益提升300元。威海市还创新农资供应链,打造三级经营服务网络,推动威海市供销社农资供应链有限公司打造市级联采平台。目前,12个加盟店已营业,初步形成“市级公司平台+镇级店+村级服务队伍”三级经营服务网络,降低了农户采购成本与质量风险。
为强化需求侧场景,拓展筑牢扩内需应用底盘,威海市畅通农村流通链,激活下沉市场消费潜力。一头抓“三农”服务,一头抓城市社区服务,带动中间“双向四车道”商品流通服务。通过线上订购的方式,统一采购村民急需的日用品,依托现有物流配送网络,为村民集中配送团购消费品,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威海市还拓展消费场景边界,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联合威海仲舒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在草庙子镇垛岭村建设“老时光・供销记忆”项目,恢复重建公社大礼堂、公社农田、公社宿舍、供销商店等场景,并定期举办公社劳动体验、公社文艺晚会、公社食堂体验等活动。在乳山,通过构建以14个镇级服务站作为区域物流枢纽、以599个村级服务点作为末端触角的“中心—末梢”式网络架构,有效降低了物流配送的边际成本,当地农村物流服务及时性得以显著提升。
下一步,威海市将完善“市社—县社—基层社—村级服务站”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与供销社深度融合。弘扬供销文化,打造“老时光·供销记忆”等农旅融合项目,盘活闲置资产,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