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支持方面,潍坊的民营企业同样不担心公平。
潍坊市的上市公司中,80%是民营企业。今年4月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3866.3亿元,较年初新增269.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8.7%。2025年4月,全市银行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6%,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
潍坊金融机构还针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开展首贷培植行动,着力提高首贷、信用贷占比,政策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培植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户6.1万户。
专注的企业家精神
潍坊民营企业群里,专精特新企业多,“小巨人”企业多。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有2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有17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有1229家。
华特磁电是一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这家创办于1993年的企业在潍坊市临朐县成长了32年。
凭着筹借来的1万元,公司董事长王兆连和另外两位伙伴从两间瓦棚开始了创业。32年里,这家企业开发出了中国第一台低温超导除铁器,生产出了全球首台零挥发5.5T低温超导磁选机、全球首台特大型智能5米立环磁选机,实现了在新三板上市和创新层转板。
2019年海外留学归国的王前,在进入父亲的企业后,边工作,边继续攻读机械设计博士。“我得把这块知识短板补上。”
在华特磁电的智能立环未来工厂里,王前指着即将下线的特大型智能7米立环磁选机说,“这是全球行业内又一个纪录,也是我们企业出海战略的重要支撑”。
在潍坊的民营企业中,有把一粒玉米从淀粉做到氨基酸、做成电池正极材料的东晓生物,有沿着元素周期表做石油炼化催化剂的恒辉新材料,还有把温室设备做到可全球部署的利森特……
这种专注自己跑道的状态,已经形成潍坊民营企业家的地域群体特征,也成就了潍坊的工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
拥有高学历和数字化思维的新一代潍坊民营企业家,正在用新的知识和视野积极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升效率,也正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扩大坚守的红利。
针对这样的企业家特质,潍坊市因势利导,不但在全省率先出台“隐形冠军”企业群培育方案,建立梯度培育库,对苗子企业实行“一对一”跟踪辅导,还对获评“隐形冠军”的企业进行扶持奖励,评选“创二代先锋榜”和“挂帅出征百强榜”,强化榜样引领。
“潍坊是有厚商重工历史传统的。”刘运表示,民营经济的成功,根本原因是改革红利和企业家精神的双向奔赴,而民营经济的活力,也将是潍坊实现万亿元级城市目标的重要依靠。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