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商河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把电商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结构优化的重要引擎,在高点谋划、产业培育、区域协同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打造电商产业发展新高地,初步构建起兴业、富民、强县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今年1-7月份,全县网零额达到40.5亿元、同比增长37.7%,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两个县域电商发展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商河县先后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县”等多个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一、谋在高处,筑牢“政策+平台+服务”产业发展基本盘。
突出抓好规划、载体、服务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坚持政策引领,提升要素“耦合力”。制发《商河县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商河县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从支持电商园区载体建设、促进电商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农村电商深入发展、加快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综合型电商人才等方面,探索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仓储物流、人才培育等电商要素耦合路径,着力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电商发展生态圈。截至目前,已筹集电商发展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建设、企业扶持、人才培育、农产品上行等工作,协调对接中国农业银行、齐鲁银行等金融机构为41家电商企业和电商创业者提供贷款支持1.03亿元。
二是加强载体建设,构建全域覆盖平台网络。实施“一核多点”电商产业空间布局,建成商河县电商产业园,成立县域MCN机构、打造网络主播赋能基地,辐射带动12个街道(镇)、35个村(居)网络直播点建设,全县累计打造“山东电商产业带”“山东电商直播基地”“山东电商供应链基地”等省级电商示范主体17个、县域电商直播基地30个。建成全县公共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智慧物流管理平台,整合入驻5家快递企业,科学设置8条物流线路,建设12个镇级电商物流服务站和10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全域覆盖。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营造电商发展良好生态。组建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推进电商行业“党建赋能”工程,构建起电商行业党委政治统领、企业支部典型带动、行业支部指导服务的全方位“党建+电商”服务体系,聚焦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品推介、直播带货等发展需求,联合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市技师学院打造“商河县电商人才培育孵化基地”,举办济南市首届青年电商直播技能大赛、“6·18”网购节等活动90余场次,培育引进“电商村长”、“优秀电商主播”等高质量电商人才110余人,其中2人入选全国农村电商带头人典型案例。
二、抓在大处,多维发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坚持抓大抓要,大力提升电商产业发展能级。一是狠抓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制定出台电商产业链图谱,明确“抖音团购”、“粮油+食品+电商”、“中西药品+电商”、“体育、娱乐用品+电商”等12个细分领域引育企业名单,持续发力社交电商、直播电商、“探店”经济等新兴业态,完善“1+1+N”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挂服务机制,今年以来,成功引进行业知名平台、企业、店铺17家,全县网络零售主体达到5419家,网零额过1000万元的达到22家。今年1-7月,全县直播电商网零额17.32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位列全市第一。电商直播发展经验模式被收录进《山东直播电商发展白皮书》。
二是狠抓数实融合转型提升。联合浪潮卓数搭建县域电商大数据服务平台,帮助传统企业与淘宝、快手、得物等12家电子商务平台“牵线搭桥”,实现全县电商主体大数据监测全覆盖,常态化提供节假日监测分析报告、在线软件应用服务、移动端解决方案等数据分析服务。今年二季度,全县30家限额以上网络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6.82亿元,占全县限上零售总额的55.2%,涉及商贸、工业、文旅等多领域的245家经营主体实现“触电”、“上云”,累计形成产业优化、资源调配等报告50余份,解决数据统计、运营决策等问题20余件。
三是狠抓特色电商品牌培育。聚焦特色农产品、健身器材、滋补膳食等10项潜力赛道,创新推行“需求洞察—品牌塑造—产品营销”三位一体运营体系,加速打造差异化品牌矩阵,成功打响“鼓乡小货郎”电商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全县农产品从“线下赶集”变成“云端叫卖”,目前“网货池”产品达到500多种,培育出知名本土电商品牌100余个,其中“诺特兰德”品牌连续三年全网膳食营养品销量第一、连续两年荣登抖音年度品牌榜,“壹亩地瓜”成为全国薯类供应链龙头企业。
三、落在实处,开启“电商+”兴农共富新模式。
一是完善全域联动机制。推动电商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推行“电商+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电商企业”、“原产地+直播”、“短视频+直播电商”等6种合作模式,采取订单采购、合约销售等方式,重构产、供、销完整服务链条,促使各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今年1-7月,带动全县直接电商从业人员4806人、间接就业人员达5万余人。
二是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做好“电商+”延展文章,实施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融合工程,深耕“电商+温泉花卉”、“电商+土特产”、“电商+文旅”等优势领域,加速推动花卉、甘薯、老粗布等20余个特色产业之间的互促融合、链式发展,初步构建起特色种植、特色手工、特色食品等8条电商产业带,其中滋补膳食和鲜食甘薯2个电商产业带被评为省级电商产业带。
三是深化跨区域协作。发挥商河电商在产品上行、达人带货等方面比较优势,加强东西协作、错位发展,与滨州、烟台、菏泽、青州、焦作、眉县以及日喀则、白朗等8个市县进行销售联动,建立“藏品入鲁第一仓”,帮助西藏20余种产品实现全渠道宣传推介。组织“山鸡哥”、“粽子姐”、“刘姥姥”等10余名商河本土主播,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合作的烤鸭蛋、猕猴桃、山药、牛肉干等10余种特色农产品,累计销售额700余万元,以优势互补实现发展共赢。
(来源:爱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