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山东省2025年“十链百群万企”健身器材产业融链固链对接活动暨德州市体育产业链路演推介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全省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代表齐聚宁津,走进企业看智造、围绕链条话合作,共同开启一场以“链”为媒、向“新”而行的产业协同之旅。
精准对接
供需两端“双向奔赴”
“我们自主研发的焊接机器人系统,可精准适配健身器材复杂结构件加工,效率提升三成以上。”在当天活动的路演推介环节,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区销售总监时旭启向在场的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产品优势;山东华建铝业集团副总裁郎旭光则有针对性地向健身器材生产企业推介轻量化、高强度的新材料解决方案;青岛银行为企业带来量身定制的“出海金融套餐”,为健身器材企业跨境贸易注入金融活水……
这场产业链对接活动,通过需求发布、路演推介、自由对接三大环节的精心设计,构建了一个高效务实的合作平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有效打破了供应链中的信息壁垒,促成了上下游企业的精准匹配。
活动中,宁津健身器材企业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找到长期稳定的铝合金型材供应商,共同开发高端家用健身器材。”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顺勇在需求发布环节直言不讳。布莱特威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则聚焦智能化升级:期待与工业机器人企业合作,打造全流程无人化生产线。
供需两端的高效碰撞,折射出德州健身器材产业的强劲动能。作为全国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宁津县健身器材企业超3000家,直接带动就业4.5万人。在这里,半小时就能拿齐所有配件,一条覆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正加速成型。
智造升级
健身器材驰骋全球市场
“以前30天才能交付的订单,现在14天就完成了!”当天,与会嘉宾到山东罗赛罗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参观,公司总经理任天恕介绍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作为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罗赛罗德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到数字智造的跨越。他们构建起“市场数据+生产协同数据+智能制造执行数据”的全流程数据化管理系统,市场需求数据实时反馈到生产线,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每个订单的生产进度在系统内一目了然。
智造实力,成为宁津健身器材驰骋全球市场的底气。全县规上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100%,设备智能化改造超80%,生产效率提升200%。马壮在当天的路演中展示了布莱特威公司的一款搭载AI体态识别系统的智能跑步机:“用户跑步姿势一旦偏移,系统会实时提醒并调整参数,产品溢价提升30%。”
“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从模仿追赶到标准制定,宁津健身器材的蝶变正是链式思维的生动实践。”德州市体育产业链办公室主任李如民表示,当地通过规划引领、政策赋能、融通发展,推动产业从“制造带”向“创新圈”跃升。目前,我市已与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5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聚焦智能体育装备研发、运动健康技术攻关等领域,争创国家体育用品创新研发中心,在体育产业“智改数转”赛道上提速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