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在北京、转化在德州的路走通了!”德州橙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子范的感慨道。如今的橙竹新材料,智能车间里碳纤维预浸带日产量达4吨,较3年前在北京实验室时的“几小卷”实现质的飞跃。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德州启动人才工作“北接南融”专项行动,打造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吸引清华大学“超快光谱实验室”等72个项目入驻孵化,360余名高层次人才在此创新创业,28个项目成功落地德州。
今年9月,德州还出台《京德科技人才合作促进行动工作方案》,推动全市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单位与北京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科技人才合作。
德州用实践证明: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强。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德州从“人才洼地”逐步变为“人才高地”,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5699人次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建成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平台载体4138家。2022年以来,全市申报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45人,是自工程实施14年来入选人数总和的4倍;入选省泰山人才工程73人,超过前18年存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记者/贺莹莹,来源: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