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海市总工会基层部邹家利一行到访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就学校“工会妈妈小屋”建设运营及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专项调研。校工会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调研,围绕小屋建设实际展开深入交流,从设施配置到服务实效,从管理机制到人文关怀,全面梳理学校女职工关爱工作的实践路径。

作为学校工会落实女职工权益保障、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民生项目,“妈妈小屋”自建成以来,始终以“解女职工之难、暖女职工之心”为核心目标。邹家利一行实地走访小屋,对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与细节设计的人文性给予高度关注:40余平方米的空间内,私密通透的布局兼顾功能性与舒适性,统一制式的铭牌与指引标识彰显规范化建设水准;休息哺乳区与护理准备区的科学划分,让“便捷服务”与“隐私保护”实现有机平衡。
调研过程中,邹家利仔细查阅小屋管理台账,从每日清洁消毒记录到物资补充情况,从使用人次统计到女职工意见反馈,逐项询问管理细节。当了解到学校结合教育行业特点,针对教学一线女职工课程安排分散、时间不固定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小屋开放时间,并建立“专人负责、定期巡检、动态优化”的管理机制时,她对这一“因地制宜、精准服务”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邹家利指出,“妈妈小屋”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工会组织传递温暖、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能将小屋建设与女职工实际需求深度结合,既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又突出了个性化服务特色,真正让“暖心工程”落到实处,为解决孕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后顾之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她强调,希望学校工会持续深化对女职工群体需求的关注,以“妈妈小屋”为起点,探索更多关爱女职工的服务模式,让工会“娘家人”的关怀延伸至女职工职业发展和生活保障的各个方面。
此次调研为学校进一步优化女职工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未来,学校工会将以调研意见为指导,依托“妈妈小屋”开展母婴健康讲座、女职工交流分享会等活动,让小屋从“休息空间”升级为“服务平台”,切实提升女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巾帼力量。
(文/王俊伟 来源:山东外事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