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海市中心医院上演了一场跨越生死的“生命接力”:一名高龄老人因为败血症导致高热、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出现心脏骤停,经威海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团队与北京专家联合救治,不仅脱离了生命危险,更实现生活部分自理,顺利康复出院。这场救治,既是威海市中心医院综合医疗实力的见证,更彰显了医者守护生命的初心。

病情急转
从普通病房到ICU的“生死速递”
据介绍,上述高龄老人最初因发热、呼吸困难前往威海市中心医院就医。本以为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却没想到病情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
“老人入院后,生命体征很快出现不稳定迹象。”据接诊医生回忆,当时老人血压持续下降、心率加快,体温骤升至39℃以上,最高接近40℃,更危险的是,原本神志清楚的老人逐渐意识模糊,最终陷入昏迷状态。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病房医护团队迅速判断老人可能出现了严重呼吸衰竭、休克,第一时间联系重症医学科会诊。重症医学科主任杨芳带领团队评估后,当即决定将老人转入ICU进行抢救。
“从发现病情恶化到转入ICU,我们全程争分夺秒,就是为了给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杨芳说。
ICU攻坚
稳住生命体征的“关键战役”
转入ICU后,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正式展开。团队在明确核心问题后,医护团队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展开了紧急抢救。
ICU副主任康军阳带领小组成员日夜守护在患者床边,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数值,用连轴转的坚守为老人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在ICU团队全力抢救的同时,威海市中心医院立即启动远程会诊系统,远在北京的权威专家也加入了“救治阵营”。威海市中心医院特聘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主任兼廊坊院区综合科主任丛明华教授第一时间了解老人病情,从营养支持、感染控制到脏器功能维护,持续为团队提供专业指导;随后,全国重症医学领域首席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中心主任杜斌教授也受邀参与诊疗,为抢救方案“把脉支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倪新海现场会诊,予以药物和技术指导。
精准突破
明确病因后的“靶向治疗”
入院第二天,血培养结果出炉——老人感染的是“缓症链球菌”。在休克与呼吸衰竭的双重影响下,老人一度出现心脏骤停。ICU团队立即展开心肺复苏,凭借过硬的急救技术,成功将老人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团队严格按照专家指导调整治疗方案,经过几个昼夜的努力,老人的病情逐渐出现转机:血培养复查显示细菌消失,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心脏射血分数稳步提升,心脏功能逐步改善;意识也从昏迷状态慢慢恢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多科协作
从抢救到康复的“全链条护航”
随着感染得到控制、生命体征稳定,老人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重心转向康复。威海市中心医院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等多个科室专家共同参与诊疗,为老人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医护团队围绕患者治疗与康复,多维度精准发力。在进行气道与感染管理的同时,邀请心内科专家会诊,进行心功能与并发症处理,并联合营养科调整饮食与营养补充方案,邀请康复医学科开展康复训练,同步进行针灸理疗。
实力彰显
综合救治能力的“生动答卷”
在多学科协作下,老人呼吸功能逐步恢复,咳嗽咳痰能力增强,肢体活动能力稳步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与康复训练,老人不仅能够独立行走,还实现了基本生活部分自理。
这场跨越生死的救治,是威海市中心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一次集中体现,更是与国家顶级专家的一次联合救治成功案例。与权威专家的远程联动,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诊疗服务。
作为威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和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重症医学科团队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展现出高效的应急反应能力、精准的诊疗判断与过硬的技术水平;多学科协作机制的顺畅运转,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内外科力量高效整合,为患者提供“全链条”医疗服务。
“老人的康复,是国家级专家与威海市中心医院团队协作的结果,更是威海市中心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证明。”杨芳表示。威海市中心医院将进一步加大与国家顶级专家的医疗协作,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完善多学科协作与专家联动机制,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筑起生命的“防护墙”。
(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