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联合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在“2025 全球数商大会”黄浦分会场发布了“2025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和《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德州市综合表现最优,进入第一等级“五棵数”,位列全国城市综合排名第四,地级城市排名第一,获得“数开繁盛”大奖。同时,反映一个地方在过去四年开放数据持续水平的城市“数林匹克”指数,德州市位列全国排名第二,获得城市“数林匹克”奖、城市“数运顺畅”奖。多项荣誉彰显德州在公共数据开放领域的持续领先实力。

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城市综合排名(前50名)

地级城市综合排名(前10名)

城市“数林匹克”四年累计分值(前20名)
为公共数据开放的标杆城市,德州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冰冷的数据转化为便民惠民的实在服务。
“以前晚上下班找充电点,得绕着小区附近的便利店、停车场挨个问,遇上刮风下雨,车没电了只能推着走,别提多糟心了。” 家住德州天玉铭城小区的市民王磊,是一名电动自行车通勤族,提起过去的充电难题,他仍有感触。而现在,他的手机里多了个 “省心工具”—— 打开腾讯、高德、百度等地图,输入 “电动自行车充电点”,屏幕上立刻跳出周边 10 多个充电点位,点击 “导航” 就能跟着语音提示直达目的地。王磊的便利体验,源于德州市对公共数据的创新应用。为解决市民 “充电难” 和电动车 “入户充电” 的安全隐患,德州将政府开放的电动车充电点数据与地图类应用深度对接,把分散在全市商超、社区、停车场的充电设施位置、运营状态等信息,全部 “搬” 到地图上,让市民动动手指就能精准找到合规充电点。


类似的便民场景在德州随处可见。整合分散的 AED 设备数据打造的 “AED 查询导航服务”,让用户通过百度、腾讯地图即可快捷寻找附近急救设备,为生命救援打通 “最后一公里”;针对中小企业创业痛点,德州市无条件开放的企业登记信息,在数据字典中详细描述了企业(机构)类型分类中的各个数值对应的具体内容等信息,将生硬的原始数据“翻译”成一眼就能看懂的有用信息,极大降低了非专业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的难度,能够有效帮助用户更好利用数据。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德州系统性的公共数据改革实践。今年以来,德州紧抓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机遇,构建起 “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的全链条数据治理体系。在数据汇聚治理方面,德州梳理整合部门数据资源,建成 5 大基础库、16 个主题库、18 个专题库,累计汇聚数据 260 亿条,通过 “一数一源一标” 分级分类治理和异议数据闭环反馈机制,保障数据 “鲜活好用”。
数据共享开放层面,德州连续四年在全省率先编制发布数据供需 “两张清单”,出台《德州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向社会开放 21 个领域 70 亿条数据。创新打造交通、高校研究等特色模块和开放问答助手,让特定人群与普通公众都能便捷获取所需数据,已培育 57 个特色应用场景。
在数据开发利用上,德州全省首创 “一体化大数据平台 + 授权运营平台 + 数据交易平台” 流通模式,遴选 9 家数据企业的 17 个应用场景在金融、保险等领域示范应用。同时推进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试点,率先完成全国首单农业领域、智慧物流领域及山东省首例燃气行业数据资产入表,让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
下一步,德州市将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动能,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公共数据开放成果更好惠及企业与市民。
(记者/贺莹莹 来源:大众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