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山东各市陆续召开了“山东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展现了各地10年来的发展成就。这其中,作为山东多年来重点“求突破”的地级市,菏泽的十年“成绩单”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曾经的“欠发达地区”菏泽,十年磨剑终成锋,一朝破竹势如虹。
数字最具说服力。在9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晒”出了菏泽的“收成”——“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78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977亿元,从全省第13位跃居第8位”“着力构建“231”特色产业体系,工业总量不断膨胀、结构持续优化、能级稳步提升”“菏泽相继迈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日益成为“水陆空”全方位立体交通新枢纽”“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了菏泽力量”……回顾菏泽十年发展,多个重大项目拔地而起,各项标志性成果落地生花,不同维度展现了菏泽的蝶变之路。
“产业引爆”给足“后来居上”底气
经济是城市核心发展的脉络,产业是实现后来者居上的基石。构建多元化的特色产业体系,成为“菏泽蝶变”的发展之要。
十年来,菏泽立足“工业强市”的战略布局,全力打造优势突出、相互支撑的“231”特色产业体系,精准点燃重点产业“引爆点”,以重点突破打破低层次平衡、带动全局发展。(“2”指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3”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1”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具体实践中,菏泽在深度分析山东十强产业和菏泽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确定了全流程打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精准对接省“十强产业”。占地4平方公里的现代医药港,是菏泽着力打造一港四园、多点支撑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医药港共签约落地项目45个、总投资近140亿元。近三年,菏泽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额年均增长64%,规上企业产值年均增长30%,在全省区位商3年提高2.06、达到7.04。依托省内政策支持,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裂变式增长,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计划到2025年,菏泽将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值、百亿级税收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菏泽重点产业突破的一大例证。而高端化工则作为财源型支柱产业持续提质扩能。过去的菏泽产业薄弱,传统工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制约,必须另谋出路。随着“231”特色产业体系的建立,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让菏泽工业再次腾飞。如今,菏泽依托9个省级化工园区,突出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实施了东明石化300万吨/年减油增化、劲海化工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旭阳集团尼龙系列产品生产基地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高端化工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预计未来5年,菏泽高端化工产业将达到4000亿级,实现规模翻番,成为引领区域、辐射全国的化工“航母”。今时今日的菏泽,后来居上的“底气”越来越足。
“乡村振兴”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菏泽的“欠发达”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对此,菏泽也有着清醒的认识。菏泽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伦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曾提到,“菏泽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乡村,最大的潜力也在乡村。”近年来,菏泽狠抓乡村振兴建设,发挥资源优势,让菏泽走出了带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塑造特有的发展优势,成为菏泽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作为全省、全国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菏泽农业特色产业越来越强。回顾近年来菏泽的农业发展,以牡丹产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形成产业集群,牡丹种植面积、芦笋深加工量和大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芍药鲜切花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所有县区均为产粮大县。粮食总产约占全省的1/7,蔬菜约占1/10,瓜果约占1/4。而后,菏泽又紧跟时代潮流,在农村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淘宝村”“淘宝镇”数量双双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农村电商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现代农业实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