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山东报道 出人意料,济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邢可锋是个纯粹的业余摄影爱好者,而他的专业是城市规划。毕业后邢可锋被分配到济南市历下区房管所,主要工作是给辖区居民进行房屋修缮维护,掏马桶、通下水道、修补屋顶……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特别琐碎麻烦,还要经常承受居民的脾气抱怨。本以为能在城市建设方面大展拳脚,怀揣着青春的壮志与激情,却一离开校园就被现实兜头浇了一盆冷水,这对于年轻的他不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感到前途灰暗、心灰意冷之际,单位里的一位老党员杜老师走进了他的人生。杜老师工作总是冲在最前面,最苦最累的活抢着干,从不自夸不抱怨,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邢可锋的“至暗时刻”,杜老师就像是照进他人生的一束光,让他发现,这就是共产党员——即使是最微小最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价值,照亮一个人的人生、温暖一方小社会。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以杜老师为榜样,邢可锋真正沉下心、塌下身,踏踏实实地干活,他懂得了,自己每天的工作虽然微小琐碎,但却是真正最贴近老百姓、为老百姓解决燃眉之急的大事。他也逐渐爱上了自己的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在,邢可锋是历下区住建局安居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以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全年无休,为辖区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
这份工作带给邢可锋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他特别热爱生活。他的业余爱好很多,其中最痴迷的就是摄影。邢可锋和妻子是学生时代青梅竹马的初恋,一毕业却因为工作分配天各一方,两人克服长期两地分居的困难坚定地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且三十年如一日地鹣鲽情深、恩爱如初。他玩摄影的初心就是记录家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女儿出生后,他满怀热情地用大量照片记录妻女的一颦一笑、点点滴滴;而后,他又将题材扩大到身边的人、事、景。自己出生成长的历下区、济南市,辖区内服务居民都进入了他的镜头,被永远地定格。
在他心中,摄影的意义就是记录,就如那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有一天你回头想要找寻从前的时光,却只能看到空白的遗憾。惟有摄影,可以让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时刻定格为永恒,古人心心念念却求之不得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现在通过摄影就可以实现。
时光如握不住的沙,就用镜头记录吧。
零基础的业余爱好者自学摄影,困难可想而知,邢可锋主要通过看书,一有空就跑图书馆、新华书店,家里更是到处都堆满摄影书,沙发上、床上,甚至厕所里马桶边上都有个专门放摄影书的架子;另一个途径是网络论坛,九十年代初,他就是著名摄影论坛“蜂鸟论坛”“色影无忌”的骨灰级会员。实践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多,首先就是经费,没有专业资金支持,动辄几万一个的相机和镜头全部要自费购买;拍照更是只能用业余时间,天不亮就出门拍完照再赶去上班,下班后可能一晚上时间都要耗在外面等合适的景色,日晒雨淋、蚊虫叮咬简直成了家常便饭。
邢可锋养成了随身携带相机的习惯,走到哪拍到哪。为了拍到一片独特的云,不知道要筹备多久,联系场地、布置器材、关注气象预报,然后就是等……有时候等上一天等不到效果无功而返,有时候做其他事时突然看到天气变换,就立刻抓起相机跑去抓拍。周末难得的夫妻团聚,邢可锋突然看着窗外的艳阳天,又忍不住心痒难耐地想要拍照,却不忍丢下妻子;而一直都无条件支持丈夫的贤妻将他的坐立难安看在眼里,总是主动娇嗔道“还不快去!”。
跬步千里,突然有一天,邢可锋感觉在摄影方面突然开了一扇窗,自己似乎真的可以初窥门槛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就如同他“接地气”的工作,邢可锋的摄影不追求名山大川,他喜欢拍摄身边的人和景,最微小最平凡的身边日常给了他最多的快乐和满足。他是祖祖辈辈生活在济南的地道老济南人,出生在泉城路,称他为“泉城之子”也不为过。出生、成长到工作待了大半辈子的历下区、济南市就是他心底最深的眷恋、最温柔的缱绻,也就成了他主要的拍摄题材。特别是历下区,他用了将近30年,走遍了80%的地方,老街老巷、名胜古迹、高楼大厦……都在他的镜头中呈现出流光溢彩的特别韵味。邢可锋渴望通过镜头,将济南的历史传统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展示给全国民众,甚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看见济南,了解济南,像他一样爱上济南。
而这其中,他又对泉水情有独钟。在他童年的记忆里,老泉城路、曲水亭街的青石砖地,孩子们用脚使劲一踩,底下就能涌出泉水来。济南在莱芜并入后共有超过千处泉水,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而历下区分布了济南最多的泉,在名录中的共有149处,超过110处已经进入了邢可锋的镜头。为了拍全这大 大小小上千处泉,他没少跑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查询这些泉的资料、位置。
很多泉深藏在老街老巷里的民宅中,光是找到就非常困难,要拍照更少不了跟居民沟通。邢可锋发现,很多民众对家中的泉并不爱护,泉眼上面堆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杂物,脏乱不堪。每每及此,一种痛便在他心中蔓延,他如实地拍摄下来,并一次次地上门劝说这些居民,希望他们能珍惜爱护家中的泉,这些都是济南的无价之宝。但也有人家将泉眼保护得很好,在干净整洁的四合院中,散发出古香古色的雅致静美,在喧嚣的都市水泥森林中,真是“别有洞天”!正值盛夏,打上泉水来,煮开沏一壶清茶,或者趁凉冰上西瓜,大家坐在院子里乘凉聊天,仿若回到了老济南美好的旧时光。
身边小事,人间大爱
2020年是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需要大量照片反映扶贫成果。按照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扶贫办的统一部署,济南市摄影家协会举行了“精准扶贫·文艺进百村”摄影采风创作活动,协会奔赴商河、莱芜、南部山区等地,共拍了一百多个典型村庄。邢可锋带队深入村基层,捕捉新时代乡村振兴最生动的场景和最感人的故事。南部山区16个村庄要求一天就要拍完,志愿者们忙碌一天到晚上9点都没吃得上饭,肚子咕噜咕噜直叫,却还主动说“邢主席,我们不饿,全部拍完再吃饭吧。”
去年的另一件大事就是防疫,邢可锋工作的历下区住建局交给他们一项任务:去火车站接外地来济人员并妥善安置。凌晨3点紧急通知集合,马不停蹄地忙到晚9点,一连多日连轴转。疫情常态化后,邢可锋和同事被分配了20个房地产公司和工地,连续五六个月每天都要巡回检查防疫情况,他随身携带相机,趁机记录下这些防疫场景。摄协其他会员也跟他一样,虽然为了防疫安全,摄协并没有组织会员专门拍摄防疫题材,但会员们却不约而同地积极主动深入防疫一线。医院、小区、商场、村庄,到处都有摄协会员的身影,海量的照片记录下了疫情之下的世间百态、人事万象。邢可锋将照片整理后发布到摄协的公众号。这些点开手机就能看到的照片,陪伴着济南人度过居家隔离的漫长日子,抚慰着一颗颗孤寂的心,将人与人彼此联结起来,让我们知道自己正在和许许多多人一起坚守着共同的战役,我们并不孤单。
摄协的很多志愿者都是退休老干部,年事已高,但他们对协会的工作却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布展撤展、搬搬抬抬的体力活都一力承担,无论是酷暑烈日,还是寒流暴雨。有一次在泉城公园的露天展览,突然下起暴雨,邢可锋赶忙打电话给志愿者让他们别来了,可是他们却还是冒雨前来帮忙撤展。看着那一个个被暴雨淋透的白发苍苍的身影,邢可锋的眼眶忽然一阵酸楚,在暴雨中自己也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更别提这些老人们跟着他一次次地深入山区农村。邢可锋一直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而济南市摄协的工作,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让他学会把这份爱从家人、朋友扩大到集体、社会。他也在心里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把摄协的工作做好,让摄协继续发光发亮。
从业余摄影爱好者,到济南市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邢可锋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告诉大家,摄影是一门平民化、大众化的艺术。从最早的胶片相机,到单反,再到微单,摄影的工具越来越便捷,现在只要用手机就可以随手拍下身边的一切。老百姓不一定要昂贵的器材,只要是有心、有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人人都可以摄影。一个人即使平凡得像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沉落海底,也依然可以通过努力,变成一颗莹润美丽的珍珠,散发出自己独特的动人光芒。
爱为初心,以镜头传情,记录身边的美好。——这就是邢可锋的摄影生涯,而今后他还会一直坚持,他也为自己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先把历下区的149处泉全部拍完。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无论是为社区居民服务,还是摄影,邢可锋用持之以恒地做好身边小事,守护着他深爱的家乡泉城,守护着这一份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因为他相信: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陈雅雯 摄影/于冬月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