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功能模块 > 首页焦点图 > 正文

全球瞩目!青岛再举上合之力,带给全球开放与合作共赢新机遇

全球瞩目!青岛再举上合之力,带给全球开放与合作共赢新机遇
2021-04-27 10:27:0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国家经济乃至城市经济,都亟需开放与合作的力量,让经济全球化的新韧性带来更多新机遇、新希望。

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就是中国带给全球的又一股开放与合作的共赢之力。

4月26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开幕,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在内的国内嘉宾,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多国驻华大使在内的国外嘉宾聚首青岛,在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主持的开幕式上共谋合作,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这次大会议程设置务实紧凑,接连发布了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成立了商务部前商务外交官联席会议机制联络办公室、上合组织中国实业家委员会联络办公室,发布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精诚合作、携手共进,推动地区经济实现更大发展”的“青岛倡议”。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活动上,还签订了总投资668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其中,线上签约总额268亿元,涵盖上合环球中心、全球香辛料交易中心、“一带一路”电力装备配套物流基地、上合国际会议会展中心等项目;线下签约总额400亿元,涵盖上合如意湖东区市政公用综合开发项目、上合国际医疗中心和上合文旅中心、上合复星时光里文化科创区、上合示范区交大大道地下道路交通配套工程、全球冷链高新产业平台等项目。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举办上合博览会对于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地方经贸合作、商旅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动荡的百年变局,青岛正成为维护多变贸易、鼓励开放合作、构建“双循环”格局的“上合枢纽”。

1

为什么要办?

从全球视野来看,世界需要这样的盛会。通过举办博览会,能够搭建这样一个开放型的平台,相关国家的贸易伙伴可以通过青岛的平台,在中国市场上来展示他们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合示范区

上合组织成员国多为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任,缺乏资金、外汇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面对得长期性难题。而中国2019年的进口总额相当于美国的80.5%,蓬勃发展的经济以及14亿人口构成的庞大市场,正在让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市场”。以青岛为载体,以上合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为平台,能够让相关国家以此为契机,增加它们初级产品以外的产品出口机会,从而带动它们的进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

会上发布的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验证了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合作潜力。据统计,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进出口总值由2001年的171.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44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5%。

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来看,同样需要这样的开放平台。

上合组织国家资源丰富,也不乏俄罗斯这样工业积累深厚的国家,一些高质量产品能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有效供给中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供给,既满足消费需求、国内产业链需求;也会倒逼淘汰落后产业、催动低端企业进行转型。以上合为平台,全球的优质货物都可以经此中转贸易,进入广阔的中国市场。

尤其在科技上,上合组织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例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在地球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成果丰硕,印度理工学院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基因工程学享誉海外。如果“上合之力”能打破要素流动壁垒,全面促进科创资源合作,必然能产生更多惠及上合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科创和商贸成果。

打破壁垒、要素流动,需要纽带连接,本次博览会就是互通有无、相互了解的开放合作纽带。本次博览会设置了总展览面积21000平方米的展览馆,包括7000平方米的上合国家形象展及产品展示区、1170平方米的国内外重点企业展区、333平方米的山东省内重点企业展区、324平方米的沿黄九省企业展区;室外展区设置了4000平方米的国际特色商品展、5000平方米的出口农业机械、工程装备展。

据统计,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442家企业参加了线下展览,线上参展企业达到1400多家,“上合之力”将全球的优质商品和服务产品聚集在青岛,催化全球贸易的新机会。同时,2月1日开始,博览会还全年进行线上博览,打造常态化的开放合作平台。

2

为什么要在青岛举办?

青岛打造2021上合博览会,是承载国家战略的最优选择。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2020年11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上发表的《莫斯科宣言》中强调:欢迎中方关于在青岛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倡议。

2020年11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指出:加快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上合组织务实合作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青岛承担了一系列国家战略: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赋予的使命,让青岛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是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承载者。

地处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不仅区位优势显著——地处青岛市“海、陆、空、铁”交通枢纽15分钟经济圈内,东接日韩面向亚太地区、北接蒙俄、南连东盟、西接上合组织国家;更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制度创新前沿示范田。

几天前,上合示范区就发布了首批10项制度创新案例:齐鲁号“上合快线”公交化运营;欧亚班列“日韩陆海快线”+TIR集结中心;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发布上合贸易指数服务上合国家经济合作;打造国际创新合作平台,驱动上合示范区发展;基于友城合作的新型地方经贸合作机制;挂牌设立上合经贸学院探索人才培训新模式;依托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打造上合国家科创走廊;搭建“信用上合”跨境信用示范平台;开发“丝路钱包”数字货币支付工具实现外籍人士入境小额支付便利化。

包括3项跨境运输便利化案例、2项贸易便利化案例、1项双向投资便利化案例、1项人文交流便利化案例、1项科技合作成果转化案例、1项金融创新案例和1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案例,覆盖了对外开放、贸易便利、营商环境、要素流动等方方面面。

目前,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常态化开行20条国际、国内班列,2020年开行欧亚班列401列,同比增长15.9%,重箱率100%;引进俄罗斯华诺俄翔等十大贸易平台,集聚山东鹰镨、飞熊冷链等1000余个贸易主体,来自上合国家的11大类100余款商品实现线上销售;对上合组织国家投资项目10个,协议投资额3.4亿美元;上合组织国家来上合示范区投资项目10个,注册资本2亿美元。

3

六百亿项目,做强“上合之力”,强化青岛“枢纽”

合作空间与市场潜力,需要项目“变现”;多边合作和商贸交流也需要项目实现落地。

大会现场就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签约,签订了总投资668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涵盖上合环球中心、全球香辛料交易中心、“一带一路”电力装备配套物流基地、上合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上合如意湖东区市政公用综合开发项目、上合国际医疗中心和上合文旅中心、上合复星时光里文化科创区、上合示范区交大大道地下道路交通配套工程、全球冷链高新产业平台等。

其中平台型项目、服务型基础设施格外值得关注。

全球香辛料交易中心、“一带一路”电力装备配套物流基地、全球冷链高新产业平台等项目,是聚焦资源配置的平台型项目,是促进产业要素跨国流动的催化剂。这些项目投入运营后,受益者是全球所有相关产业的企业,以青岛的航运贸易优势、全球产业链的资源聚合,来实现相关产业资源配置的优化与交易成本的降低。

上合环球中心、上合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上合如意湖东区市政公用综合开发项目、上合示范区交大大道地下道路交通配套工程等项目,则是聚焦上合组织国家贸易往来、商贸交流、会展展示等需求的基础设施项目,在上合示范区建立起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上合组织国家乃至全球各国企业投资贸易提供便利化条件。

站在开放角度来看,一系列平台型项目、服务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不仅让青岛这个“东道主”放大了自身枢纽作用,更为上合组织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更加便利化、多元化的合作条件,展现了国家深层次对外开放大局中的青岛担当。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 胶州广电“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

青岛着力搭建地方经贸合作永久性平台,全面开创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新局面,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探索上合范例,树立上合样板。这是使命,也是机遇。

(来源:回澜听涛)

(责任编辑:林立刚)
关键词:青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