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健康养生 > 健康资讯 > 正文

山一大一附院成功实施双肺移植手术,安徽尘肺病患者重获新生

山一大一附院成功实施双肺移植手术,安徽尘肺病患者重获新生
2024-08-09 16:32:1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我现在能吃、能坐、能走、能跑,终于再次体会到了畅快呼吸的感觉,感谢田院长和所有医护人员对我的救命之恩。”

8月8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简称“山一大一附院”)胸外科肺移植病房,双肺移植手术成功的韩成(化名)把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递到院长田辉手中,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却难掩重获新生的喜悦与感激之情。

图片

图片

今年56岁的韩成来自安徽,在大理石厂工作了20多年,两年前被确诊为矽肺病(俗称尘肺病),同时还伴有高血压、类风湿等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韩成憋喘严重,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吸氧才能维持呼吸,自己连5米也走不出去,想要活下去唯一的办法是进行双肺移植手术。

肺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移植健康肺脏替代病变肺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但是肺移植手术是胸外科领域中最难的手术之一,被称为“皇冠上的宝石”,在所有器官移植手术中难度最高,对医院综合实力要求也更高。手术过程复杂、难度大、风险高,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最考验手术团队的技术。

胸外科主治医生苏功章告诉记者,韩成的情况确实复杂且充满挑战,从术前评估阶段就已经开始了一系列严峻的考验。韩成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这就意味着他术后发生急性排异反应的风险较高。

急性排异反应是器官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发生在移植器官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并遭到攻击时。PRA阳性意味着韩成的免疫系统已经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对移植肺组织的排斥反应可能会更为迅速和剧烈。这不仅会损害移植肺的功能,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医疗团队需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配型工作,以确保供肺与韩成的身体尽可能匹配,减少排斥反应的风险,同时需要在术前制定详细的免疫抑制方案,并在术后密切监测他的免疫状态。

经过两个多月的漫长等待,韩成终于等到了与他匹配的爱心捐献肺源。

7月20日,在以田辉院长为主导的医护团队与手术室、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的紧密配合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韩威力教授的指导下,肺移植团队为韩成进行了双肺移植手术。

早上7:30,韩成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前,医生先为他进行全身麻醉,由于韩成伴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团队为他建立了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肺膜氧合),用于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与此同时,供肺也及时送达手术室。

图片

8:50,双肺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医生首先在患者胸前左右两侧,各切一个手术刀口。打开胸腔,切断肺部上下静脉和主支气管,移除病变肺。同时,医生将供肺进行修整、分离,等待移植。最后,医生将供肺移植入韩成体内。双肺恢复循环后,关闭手术刀口。

关键词:山一大一附院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