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并肩守护患者健康的“智能钢铁战友”
在手术室里,“三头四臂”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0.1毫米级精度“执刀”,裸眼3D视觉系统配合智能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识别神经、血管与肿瘤边界,并通过符合人体工学的控制台操作,实现医生“眼-手”协调和“手-器械尖端”的实时同步;在神经外科,神外导航机器人精准定位病灶位置、脑功能区,利用AI算法实时计算最优路径,有效规避颅内血管及重要功能区,帮助医生根据手术规划进行快速穿刺、定向定位及电极植入;在病房,还有更多机器人在助力“无人化”运维模式高效运转,消毒机器人沿预定路线巡航,对各种病毒进行有效灭杀,物资配送机器人则化身“钢铁快递员”,将所需物资药品送达指定区域。
智慧病房: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15床,输液即将结束!15床,输液即将结束!”随着智能输液面板不断闪烁灯光并发出语音提示,护士提前完成配液准备,无缝衔接换药流程。智能输液系统如同“智能管家”,实时监控药液余量,及时向护士站推送提醒;护士手持个人移动终端PDA扫描患者腕带,用药信息自动匹配医嘱,实现“扫一扫零差错”闭环管理;走廊电子屏变身“智能哨兵”,患者轻按呼叫铃瞬间触发床位信息弹窗,护士即刻响应至床旁;就连患者被服都“暗藏玄机”,嵌入“芯片”让取用整理不再耗费精力……这座搭载信息化“神经网络”的智慧病房,正以“万物互联”方式重新定义住院体验。
聚焦临床护理、护理管理、远程护理,山大二院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信息技术,构建起覆盖呼叫对讲系统、生命体征检测系统、输液监控系统、移动护理系统、医生查房系统、PDA手持终端、护理考试平台、智能化被褥橱等应用场景的智慧病房,织就成一张能感知、会思考、懂关怀的智慧之网,让冰冷的医疗设备“会说话”、让繁琐的护理流程“自运转”,将护士从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还给病床旁的暖心照护。
智慧管理:精细化运营让决策“有数可依”
山大二院持续推进数智化精细化运营管理,依托智能化中枢平台整合绩效管理、成本核算及人、财、物等综合信息,融入运营分析三要素“异常先见、要事优先、结构分解”,实现从经验管理向数据决策转型。医院集成打造院科两级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构建RBRVS、DRG和成本管控的整合绩效体系,打通HIS系统、财务系统、物资系统、SPD平台、资产系统、病案首页、DRG系统等异构系统,实现运营管理信息数字化、可视化、精细化,进而科学分析临床科室医疗工作情况、DRG能力及效率、手术能力、资源效率等关键指标,用“数据显微镜”定位管理痛点,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运营决策支持。
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为山大二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和临床赋能,通过生态共建助力构建精准化医疗服务体系,推动自主化技术突破。未来,AI将与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让医疗变得更加精准、普惠、人性化,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纪元,山大二院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能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开展DeepSeek大模型在知识发现、数字孪生、元宇宙医疗等方面的应用探索,让医院更智慧,让医生更高效,让患者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