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官网对齐鲁制药创新药物全球研发总部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公示,标志着这一总投资约30亿元的重大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根据规划,该总部将落户张江科学城民营经济总部园,聚焦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搭建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ADC、siRNA等前沿技术平台,助力齐鲁制药进一步提升全球研发协同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
齐鲁制药作为中国领先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制药企业,总部位于山东济南,拥有十一大生产基地、五大全球研发中心及12家子公司,构建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其子公司上海齐鲁制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担创新药整体规划、项目研发及国际研发协同等职能,是集团全球化研发战略的重要支点。
在产品与质量方面,齐鲁制药已取得中国首批GMP认证,多个生产线通过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际权威药品监管机构认证,目前拥有300多个上市产品,覆盖众多治疗领域,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及北美、欧盟、日本等国际市场,与辉瑞、诺华、梯瓦等国际知名药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创新研发是齐鲁制药发展的核心引擎。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费用超过43.8亿元,占销售收入12%,“十四五”期间预计累计投入突破200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伊鲁阿克片、吉非替尼片等多个重磅新药,拥有80余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20项已进入临床阶段。在仿制药领域,公司每年投入10–12亿元,在国家集采中标数量、一致性评价通过数量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国际化方面,齐鲁制药已有100个产品中标国家集采,其中28款药品销往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奥沙利铂注射液成为国内唯一获中美两国认定为参比制剂的药品,吉非替尼片、头孢曲松钠等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公司迄今已有31个制剂产品出口美国、17个出口欧洲,38个产品在所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11个人用原料药位居全球销量首位。
为完善全球研发布局,齐鲁制药早在2015年就在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和中国上海设立创新中心。此次在张江科学城新增两大研发地块,总用地面积超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9.5万平方米,是继2018年上海研发中心启用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上海之所以成为齐鲁制药等头部企业布局全球研发的首选,得益于其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高度集聚的创新集群、高度开放的平台型发展模式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区域协同优势。张江科学城作为“中国药谷”,已形成成熟的生物医药企业矩阵和创新氛围,吸引全球前20强药企中的14家在此设立研发总部或创新中心。
政策与制度创新同样为上海注入持续吸引力。上海陆续推出“科创22条”“科改25条”“人才30条”等一系列政策,构建起支持创新的制度体系。2025年,上海还推出支持“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政策措施,启动“科技小巨人工程”,并通过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国际平台,持续提升全球科创影响力。
齐鲁制药全球研发总部的落地,将进一步增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强化浦东和上海在全球医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也为中国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岳霄远,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