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健康养生 > 健康资讯 > 正文

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院长田辉:锚定全会精神坐标,擘画医院发展蓝图——以“十五五”规划践行健康中国使命

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医院)院长田辉:锚定全会精神坐标,擘画医院发展蓝图——以“十五五”规划践行健康中国使命
2025-10-28 16:57:1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新部署,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等重大任务。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医院必须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将战略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通过规划革新实现从“文本规划”到“治理革新”的范式跃迁,为健康中国建设筑牢微观基石。

以全会精神定向:

把握规划的时代逻辑与核心遵循

全会将“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的理念贯穿改革始终,为医院“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清晰的价值坐标与行动指南。当前,医疗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从“治病”向“健康”升级,呈现多样化、高品质的新特征;医学模式加速向“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演进;数智技术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重塑服务形态。这要求规划必须跳出“床位扩张+资源叠加”的传统思维,紧扣三大核心遵循。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作为攻关和突破的重点,健全早筛早诊早治早康复的服务体系,强化多病同防同治,进一步提升健康产出的效率和效果。今后将在预防端进一步强调精准干预,在治疗端强调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协作,在康复端强调接续服务,在管理端强调长期健康随访,让各个环节能够真正连起来、动起来、强起来。同时,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如何看好病、科学看病的愿望,将进一步加强服务流程的再塑、再造,在院内、在医院之间搭建会诊和转诊的工作平台,满足患者科学规范有序便利看病就医。

坚守公益性本质是规划的根本立场。全会强调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这意味着“十五五”规划必须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具象化,在资源配置、服务供给、绩效考核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主动融入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治理体系。

聚焦高质量发展是规划的核心主线。针对大型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顶尖人才密度与国家战略需求不相匹配、科研承载力与创新使命不相匹配、管理制度与健康服务导向不相匹配”等突出矛盾,规划需以改革思维破解结构性难题,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

践行创新驱动是规划的动力源泉。全会提出“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要求医院将医学科技创新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实现从服务主体向创新主体的升级。

以问题导向破局:

构建规划的四维实施体系

落实全会精神,需将宏观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围绕“学科、人才、服务、治理”四大维度构建系统性规划框架,确保目标可测、路径清晰、举措有力。

(一)学科体系:打造“强专科+优综合”的特色格局

学科建设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十五五”期间,应锚定“强专科、强专病、优综合”定位,细化形成学科、空间、服务、功能、创新“五大格局”。一方面聚焦优势学科的发展方向,组建跨学科攻关团队,在组织器官移植、微创医学、健康管理等特色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国家级临床高地;另一方面强化综合诊疗能力,补齐学科短板,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动态调整、能进能出”的学科评价机制,避免资源分散与同质化竞争。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服务与生育支持是“十五五”“健康中国”重要任务之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申请我们要早谋划、早布局和早准备。

(二)人才创新:激活“育用留”一体化的发展动能

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指明方向。规划需将人才战略与创新战略深度绑定:在引育上,实施“顶尖人才引育计划”与“青年骨干托举工程”,通过柔性引才、项目合作等方式汇聚战略型人才,同时完善“双培双推”机制,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先锋,将党员干部打造成技术精英;在创新平台建设上,依托省重点实验室,构建医工结合创新基地,推动国产药物、医疗设备等成果转化,让创新成为学科发展的“硬支撑”。

(三)服务升级:构建“全周期+有温度”的健康生态

顺应全会“推动防治关口前移”的要求,规划需推动服务模式从“诊疗中心”向“健康中心”转型。在服务链条上,延伸建立“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管理”闭环,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病开展早期干预,将“上医治未病”理念融入日常服务;在服务供给上,主动融入分级诊疗体系,通过“党建联建+技术帮扶”模式向基层延伸优质资源,实现“强基工程”的分级诊疗目标;在服务体验上,打造“红领温暖”式人文医疗,优化就医流程,推行智慧导诊、远程会诊等便民举措,让医疗服务既有技术精度又有人文温度。在服务方向上要全面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让群众少得病、更加健康;在服务模式上要突出全链条的贯通,让群众少得重病、及早康复;在服务体系上将更加突出公益性和均衡性,让群众看病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四)治理效能:筑牢“数智化+精细化”的管理根基

现代医院治理是规划落地的保障。借鉴先进医院经验,“十五五”期间需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体系:推行智慧财务改革,实现审批流程信息化、成本管控精准化,提升运营效率;建立全流程数据中台,运用AI技术优化临床路径与资源配置,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将党建目标与科室绩效深度融合,以“红领党建”引领清廉医院建设。

以长效机制固本:

保障规划的落地生根与动态优化

“十五五”规划不是静态文本,而是需要持续推进的治理过程。为确保规划从“纸上”落到“事上”,需建立三项长效机制。

建立刚性约束与动态调整机制。将规划目标分解为“2030年格局定型、2035年体系完善、2045年全面建成国内一流临床研究型医院”的三级递进目标,细化为可考核的刚性指标,纳入各科室年度任务;同时预留调整空间,根据政策变化、技术突破和群众需求动态优化实施路径,避免“一张蓝图管五年”的僵化。

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对内打破科室壁垒,推动临床、科研、管理部门协同发力;对外加强与高校、企业、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医教研产用”融合生态,在资源共享中放大发展效能。

建立文化引领机制。培育“团结协同、开放创新、接续奋斗”的医院文化,通过“初心医课”“青年说”等载体凝聚共识,让规划目标转化为全体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形成“一茬接着一茬干”的落实氛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十五五”规划既是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践行,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抉择。唯有以精神为魂、以问题为靶、以机制为盾,才能在时代变革中把握主动,用更优质的健康服务回应人民期待,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

文/田辉,山一大一附院院长

(责任编辑:李建龙)
关键词:山一大一附院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