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信方面正式“官宣”自己的双碳目标——“不晚于2026年实现运营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比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要提前4年。
挑战不小,但海信信心十足,概因其自身ESG实践已初有成效。在生产环节,海信将节能降耗的要求融入其中,致力于打造最绿色的生产模式和产品体系,目前海信激光电视能耗仅为同尺寸液晶电视三分之一;此外,海信还以海信网能和科林电气为两大支撑布局能源板块,做好增绿提质的文章。
眼下,青岛也在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被赋予“强龙头”重任,能否做好绿色发展的文章,不仅关乎对国之重任的落实,也将影响自身发展能级。毕竟,绿色化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说,海信也是在为青岛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输出经验。
抛开产业,龙头企业还会对所在城市的知名度带来加成,如阿里之于杭州。
从电商到支付,从物流到云计算,阿里几乎每次创新都率先在杭州试验、落地,进而推向全国和全球。如此尝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落地场景,更提升了杭州的知名度。
对青岛而言,想要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也需要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企业“挺身而出”。
早在2004年便已提出“大头在海外”战略的海信,正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眼下,海信全球化布局正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其在全球建设了36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30所研发中心、64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形成欧洲、美洲、东盟,中东非,亚太和中国区全球“5+1”区域中心研产销一体化布局。
为实现“中国管理世界”到“世界管理世界”的转变,海信今年还启动了日立长沙工厂、冰箱成都工厂二期扩建项目,计划明年投产;面向海外,海信在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非洲国家快速布局生产基地或合建工厂,在巴西将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规划本土生产制造布局。
在此基础上,海信还以体育营销为媒介,坚定不移建设全球自主品牌,实现与海外市场的深度链接。通过连续赞助5届欧洲杯和世界杯,海信全球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已达54%。
随着海信在全球舞台上发出更大声量,其不仅为青岛品牌打响了知名度,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青岛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