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活动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邓华亮院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崔亚洲副校长分别进行了致辞,详细介绍了学校、医院平台及产学研情况。项目负责人、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连方教授就项目特色、研究基础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连方教授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卵巢功能减退患病率10%-35%;我国育龄女性发病率从10%~15%攀升至26%,40岁以上发病率超过50%。目前国内外对于卵巢功能减退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大多根据病人需求,由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治疗。卵巢功能减退导致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生育力下降、流产风险倍增、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周期反应不良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二至调经优化方源于明代《扶寿精方》经典方“二至丸”(二至丸由女贞子和墨旱莲两味药组成,具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证,在内、外、妇、儿科中均有应用。其命名源于女贞子在冬至月采集最佳,墨旱莲在夏至日采集最佳,故名“二至丸”),由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学术思想传承人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连方教授改良优化,其融合中医“肾主生殖”、《内经》“七七理论”,形成“二至天癸方”,传承经典,创新组方。在二至天癸方基础上化裁制成“二至调经颗粒”,2001年获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鲁药制字Z01080049),实现汤剂向颗粒剂的标准化转化,提升用药便捷性。基于“二至调经颗粒”医院制剂20多年超10万例人用经验的处方优化,旨在提高卵巢反应性、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卵巢功能相关临床指标,形成了二至调经优化方。具有滋肾调肝,养血益巢。适应于肾虚、肾气阴虚所致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等。主要疗效表现:通过1-3个月的用药,改善临床肾虚症状,提高卵巢功能相关临床指标。双方目标合作开展基于人用经验的复方中药制剂1.1类中药新药研发,力争5年内实现药品注册获批上市,填补市场空白,打造齐鲁中医药的新名片。
连方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妇产生殖中心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届杰出青年中医,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首届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民好医生-大医精诚”,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首届齐鲁名医,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等荣誉称号。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性学会女性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8项。先后获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妇幼健康科技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及SCI论文400余篇,主编著作、教材6部。
签约环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邓华亮院长与步长制药监事会主席、生产管理中心总经理,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明耿先生共同完成了本次合作的正式签约。
本次签约活动,是山东中医药领域校企医深度协同的重要里程碑。其以“名医、名院、名方、名企、名药”“五名联动”为纽带,打通产学研用转化之路,既为中药创新药研发提速,也为中医药校企合作、医药联动树立实践标杆。此举将助推山东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优质医药成果落地,切实为民众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