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青岛举办的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上,山东步长制药技术总监沈锡春所作的专题报告引发热烈反响。报告系统展示了步长从自动化奠基到智能化引领的完整发展路径,有力印证了中药产业现代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企业对技术的长期坚守与前瞻布局。

薪火相传:从“数字中药”的先声到智能制造的体系
步长制药的数字化基因深厚而源远。早在2009年,创始人赵步长教授便以前瞻视野提出“数字中药”理念,并推动建成丹红注射液自动化提取车间,成为行业首批探索生产自动化的实践者与先行者。

历经32年发展,步长制造始终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围绕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等大品种的规模化与高质量生产需求,企业逐步实现了从人工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的阶梯式跨越,系统构建起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硬核破局:以核心装备攻克“智造最后一公里”
通过持续投入与协同攻关,山东步长已构建覆盖五大环节、14个智能制造场景的现代化生产体系。针对行业共性难题——高黏性中药浸膏的连续化制粒,山东步长联合战略供应商组建创新共同体,坚守工艺原理与处方本质,大胆推进装备技术革新,成功研发出可实现连续密闭、全线自动、局部智能的制粒生产线。
该生产线集成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从传统分段生产向全流程自动化连续生产的重大突破,推动稳心颗粒等核心产品在质量一致性、产能规模与节能降耗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绿色赋能:构建“零妥协”的循环生态工厂
在步长制药的现代化蓝图中,绿色是与智能并重的底色。山东步长通过“连点成线、集线成面”的系统化工程,将药渣生物质能、光伏发电、水资源循环等绿色技术有机整合,打造出一座“会呼吸”的生态工厂,将环保责任切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壁垒。
生态共赢:从“产业领军”到“价值共创”
在论坛及专访环节,山东步长技术总监强调,步长的数智化转型,核心是构建新质生产力。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融合应用,更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三产协同”的发展模式,构建起更长、更稳、更具韧性的产业链生态,为建设健康中国持续贡献“步长力量”。

结语
从2009年“数字中药”的理念先声,到今天智能制造与绿色生态的系统呈现,步长制药以32年的扎实实践印证: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是一条需要技术信仰与战略定力的长期之路。步长制药正以持续不熄的创新之火,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中药的需求,淬炼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