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假日落下帷幕。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显示,2025年10月1日-8日,山东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966.6万人次,营业收入15.5亿元,比上年国庆假期分别增长8.0%和5.0%。全省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服务582.7万人次,比上年国庆假期增长11.6%。
景区业态焕新,特色活动丰富假日体验
国庆期间,山东文旅融合持续深化,以新场景、新玩法焕活传统资源,构建起沉浸式、互动型假日体验新格局。各地景区积极推动业态升级,将自然生态、农事节庆与民俗文化创新结合,为游客打造出一批内涵丰富、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济南红叶谷开启红叶节,打造“万山红遍”景观,配套游船、登高、百鸟互动项目;
临沂竹泉村举办“晒秋”丰收节,天蒙旅游区推出板栗节,平邑“柏林秘境”、费县芦苇海成新晋打卡地;
滨州黄河楼打造“火舞黄河”昼夜双模式,白天设《西游记》互动,夜晚有光影福运长廊;
济宁邹城市大洪漫谷景区举办千年苗寨女儿节,微山县南阳古镇开展“运河映月贺中秋古镇欢歌庆国庆”活动;
淄博博山区红叶柿岩景区以“来红叶柿岩晒个秋”为主题,山间红叶与晾晒的玉米、辣椒等秋实相映成趣,打造出兼具田园诗意与视觉冲击力的打卡场景;
潍坊青阜农业文旅综合体推出手工造纸、制盐、剥茧等农耕体验,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开展冬枣采摘,配套浑水摸鱼、卡丁车、无动力儿童乐园等项目,临朐县石门坊开启晒秋季暨农民丰收节,设置农耕体验区、复古拖拉机打卡点,成为亲子旅游热门目的地。
旅游演艺丰富,沉浸式体验备受游客喜爱
山东文旅演艺形态持续升级,以科技赋能艺术,以场景活化文化,推动旅游体验从“观看式”向“参与式”转变。各地依托自然景观、历史场景与数字技术,打造出一批互动性强、感染力足的演艺项目,为游客营造出“人在剧中游、景在戏中走”的沉浸氛围。
山东省话剧院联合歌尔创客推出梵高数字艺术体验馆,采用虚拟现实等前沿数字技术,生动还原梵高近百幅画作中的场景与人物,让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走入梵高的艺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