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雨水时节,疏影浮芳,露意涔涔。
春天来了,到处弥漫着草木勃发、花树含苞的喜悦。
大自然的春气始至,莫晓松和袁琳的画面上早已经春意盎然:紫薇吐蕊怒放,萱草摇曳有姿。瓶中的花儿,撷集了世间的清芬,把素常的日子装点得清新雅逸。
淡交君子无尘境,琼玉兰芳尽染身。
多么美好的春天。觅春,赏春,醉春,不妨就走进他们的伉俪画展。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展事。画面尺幅不大,物象简淡,却优雅蕴藉,天机流荡,透出东方文化中以小见大的智慧。晓松的画,多取花树一枝,野草数丛,笔力沉雄,墨气淋漓,笔法丰富精妙,任情恣意,如同不可遏止的春汛。而一枝粗干遒曲如铁,自由舒展,那是绚烂过、热闹过,终究归于清寂的澹荡与从容。袁琳的画,笔意清灵含蓄,格雅趣浓,淡逸悠远。本次展出的多是她的瓶花作品,花枝俯仰交互,花瓣丰饶轻盈,花草的野趣与文人的书卷气混合着,像春风里顾盼有姿的女子,清丽、绚烂而又静寂。
令人欣喜的是,这对画坛伉俪不羁形似,超乎象外,尽精微而致广大,注重以笔墨表现花卉草木的兴衰枯荣,传递生命的清气、精神的花香。水墨对他们而言,是现实生活的情境转化与文化隐喻,日月盈昃,万象往返。
春意阑珊,梦中花开------醒来,人终是活在日子里的。
而春天的美好,就流溢在晓松和袁琳的日常。他们切磋砚边,情意往来,琴瑟和谐,世间安乐。
此刻,阳光正好。
壬寅春初于知止山房(支英琦)
中国美协顾问、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王明明先生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