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著名艺术家谭平:教育也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著名艺术家谭平:教育也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2022-06-26 14:02:5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谭平在德国留学期间

上世纪80年代新表现主义运动已接近尾声,全欧洲尤其在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展览比比皆是。我一家挨一家地看,同时也开始了这种绘画风格的实践。我按时参加每星期工作室的讲评课。每每打开工作室的门,扑鼻而来的油彩味儿且不说,满地都是未干的颜料,让人难以下脚。教室里同学的作品在我看来可用一个“简单”的“脏”字来概括。

班里学生画的画都很大,约有两米左右,贺教授面对学生的作品总是很“抽象”地说,你们的色彩“太美”,造型“太紧”,要“真实”,要往“丑”里画。终于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画室中同学的画都是用沉重的灰色画成的,如同柏林的冬天,令人憋闷得透不过气来。这或许就是教授所要求的“真实”吧。至少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回到宿舍(兼画室),我试着将画往“脏”里、“丑”里画,可最终从画里面突现出来的每一笔触、每一色块却仍是那么“漂亮”。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曾受过的传统教育是多么根深蒂固。当然,事物在时间的作用下总会有些改变,我渐渐地体验到只有忘却自我的存在,“丑”才能出现。

“丑”的概念影响了我对艺术的理解,每当我去欣赏一幅画,一件装置或是一个人,我都会有意无意的去关注通常人们认为的“丑”,从中往往能发掘出令人心动的东西。

图片

无题 49cm×32cm 铜版画 1990

柏林的冬天是看不见太阳的,绵绵的细雨,像似把人的笑容都冲洗得荡然无存。我躲在宿舍画一些以死亡为主题的丙烯画,或许现在看来有些可笑,但在那时确实惟有死亡的主题能与我挣扎的灵魂相对话。每次作画后我总是感到很疲劳,情绪也很低落到难以自拔的程度。本想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教授看,可一件偶然的事促使我放弃了这个打算,并作出了更换教授的决定。

事情其实很简单。我在版画工作室结识了一个德国同学,同学间初次见面问及相互的教授是谁,是极为正常的事。他对我讲:他的教授也是很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但是个酒鬼,如果不喝酒就画不出好画来。嘿,我心想,这和李白差不多。只是我以为中国人喝酒更多是因为快乐,而德国人则以解脱痛苦为由。当我再次拿起画笔描绘画中的两个灵魂争斗的情景时,我似乎顿悟到什么,决意不能再这样下去,不然我会像凡·高一样疯掉。

新表现主义绘画从某种角度来讲,它追求对人性最真实的表现,较之传统绘画他更直接明了地体现出画与人相融合的一体性;强调在绘画行为中的自然流露,同时继承了表现主义对社会、人性的批判精神。这种精神状态几乎必然地导致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始终处于压抑、冲动的状态,其结果是可以想象的。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随意拿起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中国的云纹图案,不用过脑子,云纹顺着手“流”了出来,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谭平)

图片

谭平 无题 160cm×200cm 布面丙烯 2018

关键词:谭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