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的审美,是一种适度遮光条件下,平面化、细节化的审美,而且追求意趣、风度,胜过实际的审美。“去光”的处理方式,经过适度选取的亮度,被顾黎明先生描绘的物象夹带着神秘和不可言说的荫翳之美。或者说,中国的绘画,是求仙问神的修行,一种笔画精神。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之后,追求的是在凡人的身上发现神性及美。今天,大部分东方人,已经接受了西方式的审美观。
顾黎明先生的艺术观念以极为理性的温雅的态度为主旨。在他看来,真正的主体或观念意义却是载体本身。或者这本身就是顾黎明先生在绘画艺术探索上找到的一个更为开放也更有针对性的媒介符号,是其书写性绘画的实物转化,也是传统资源在新绘画形式上的“改造”。顾黎明精于观念和形式创造。理智的思维保证了他作品观念的敏锐,对形式语言的探索则确定了其作品形式的独特。
更为重要的是,这显现了东方原始思维的某些特性,即原始思维的具体性、意会性等。所谓具体性思维,是指思维对象和内容是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外形,以及事物的整体形态的变化运动。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的物质形象。并且,这种思维还有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把一切抽象的、普遍化的、观念的东西尽力转化为个别的、感性的形象,借以对其的直接观照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