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著名画家孙博文对有象可寻的“禅机”和“禅意”的当代表达

著名画家孙博文对有象可寻的“禅机”和“禅意”的当代表达
2023-07-14 14:17:3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生命有序》设色纸本130cmX234cm2002年作

款识:

天作匡庐地为案,老翁写画难得闲。

题首孬诗学李杜,不要工整只求禅。

上面这首诗,题在孙博文的诸多画作中。

虽然作品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在趋向于“禅”的精神指向上却出奇的一致,可见“求禅”是孙博文晚年一种持续性的艺术诘问。

如何达到对画家“所求之禅”的共鸣便成为观者面临的难题,而这些作品也因此便构成了画家留给后人深究的“禅机”。

孙博文深解“禅机”的奥秘,他晚年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禅的表达,就是对画面“象外”深意的提示,而作品中“前无来者”的图像构成方式,就是他所留下的“禅机”。

以2001年创作的《山河云天外》为例,画面大致可以分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部分,近景中描绘了山石、瀑布、崖树、深潭等具体的对象,但山石的颜色则由紫色、橙色、红色、蓝色自由组合。

在色彩使用上并不以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为准绳,反而在“似山非山”的意象中暗合了青原惟信禅师“见山是山”的三重境界。

在画面的中景,瀑布的上段接连云天,留白的部分似乎是云与水的合体,在四周明亮色彩的挤压中,形成一种意象模糊的云水混合体。

画面的远景则更为复杂,画家以“画中画”的方式进一步细分了近、中、远三个层次,将苍茫的远山衬于湖田村落之外,与整体构图的中景、前景形成一种“平行空间”的视觉效果,并与画题中“山河云天外”的意境完美契合。

图片

▲《山河云天外》设色纸本359cmX143cm2001年作

作品呈现出一种“景物常见的熟悉感”与“意涵朦胧的陌生感”,再配以“只求禅”的题画诗,使这种“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的画面展现出视觉结构上的复杂性与精神意旨上的开放性。

画家苦心孤诣建构的奇诡画面不过是“以手指月”的禅机,画面中的云水山壑无一不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真正的“月亮”是画家留给观者去主动探寻的那个不可言说的隐秘世界。

这是孙博文“立象以尽意”的创作方法,是他与王维等前辈大师的神交和回应,也是他对有象可寻的“禅机”和“禅意”的当代表达。

(文/武湛,策展人、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监事)

图片


关键词:孙博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