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亚丽:画画给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亚丽:画画给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2023-09-27 14:33:1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画家亚丽和画家肖凡在云南是有名的“画坛夫妻”。他们不仅画作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上乘稳定。肖凡痴迷于中国画的创作探索,亚丽则在油画上坚毅挺进。他们可谓是,中西结合,天衣无缝;双剑合璧,势如破竹。

就肖凡的“吾与山河:画家肖凡的水洼子庐”个展,亚丽如是介绍:展览作品只是肖凡很小的一部分作品,不过就之前而言,这次所展作品已算为数较多,在以前的展览中,肖凡的作品多是一两件,或者四五件。“吾与山河”里的作品,风格多样,不尽统一,但无论怎样看,都能感觉得出来是肖凡的个性。“他从来不固定某个时期画什么作品,一直都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地画。”亚丽说。展览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甚至有些出乎意料,是肖凡的一次完整和直观的呈现。亚丽画油画,肖凡画中国画。他们的画室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偶尔坐在一起交流看法,多数时候则是各自忘我工作。“很多朋友说,肖凡的画像我的,其实这只是表象,这种表象的形成,大约是来源于我在中国画里汲取了很多元素。”亚丽说。当然,肖凡在中国画中也吸收了一些西式的做法。不过,总的来说,我们在绘画上始终是各自走各自的路。

亚丽的画有大制作,也有小尺幅。无论是哪一种题材和规格,在亚丽的油画里,都能看到中国画的古典美和意蕴美。这是我在看亚丽的画时产生的一种直观的感受。那种扑面而来的美感,让人难以抵御,无论是意境的营造,还是情感的表达,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瞬间虏获人心。亚丽说,她从中国画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那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她会一直坚持下去。就亚丽的画,肖凡这样评价:比较单纯,比较安静,很有诗性,此风景和彼风景的概念贯穿其间,保留了油画的材质以及色彩美,注入了中国画的雅意和神韵。

图片

亚丽川西坝子60cm×80cm布面油彩2017年

亚丽是画油画的,不过在中央美院进修学习时,她是在壁画系。也就是说,亚丽先画油画,再学壁画,后来还是画油画。在前后之间的关联中,出现了壁画这个看似突兀的章节。不过,我们要相信,一切安排都有其道理。2000年,亚丽到中央美院壁画系进修时,在学校的过道里,看见了一批校友从敦煌写生回来的壁画作品。画作中的石绿,深深地触动了亚丽。她突发奇想,可不可以把这种色彩转化到油画之中。那时候的亚丽,既年轻又充满朝气,想到就要去做。自此,她开始了这种漫长的转化之路。

中央美院走道里的“壁画之旅”,是亚丽绘画创作上的第一次有益转折,从那一次开始,奠定了她从中国画里汲取营养,在油画里表达东方美的基调。亚丽在绘画之路上的第二次转折,是得益于良师益友的谆谆教导,一次是老师武艺的“把人当石头看,把石头当人看”的构图观之启迪,一次是老师曹力的“在画面和色彩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关系”的色彩观之引导。这两句话,放在很多时候,或许是一句平淡如水的语句,但却在亚丽的心中勃勃生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构建起了她在绘画之路上的重要基石。

“学习回来之后,感觉自己还是不会画。”这是采访亚丽时,她回忆当时情况所说的话。但是,这似乎不要紧,因为它并不影响亚丽的第三次重大转折的到来。事情是这样的,毕业时,亚丽和六个女生约定,在半年内回北京办一次展览。

时间在流淌,展览在等待。这个时候的亚丽,思维紧张了起来,已经完全没有时间去考虑“会不会画”的问题。先去画,先去做,先把作品交出来再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幅一幅的作品,在笔下诞生。终于,那个名为“七日风景展”的油画展如期举办,并获得了特别好的社会反响。亚丽参展的这批作品,亦频频入选各种重要的展览。也因为这次展览,给亚丽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基本确定了亚丽后来的绘画方向。

640.png

亚丽马帮之二150cm×120cm布面油彩2007年

在中国画里汲取营养,在油画里阔步前行,这一种语境的转化是异常艰辛的。“这是一条新的道路,要建立的是一个新的体系,前路困难重重,荆棘不断。”直至多年以后的今天,亚丽说。这种中国画元素转化到油画上的难度,是极其巨大的,它不仅在技法上有难度,而且在审美上也有很大不同,至于在精神内质的衔接上更是尤为困难。但是,亚丽表示,既然选择,就会往前走。

“艺术的过程就是我对世界认识的过程。”亚丽说。回首往事,一路走来,画画之于她而言,是获得,是成功。毕竟,画画让她过上了一种自己想要的人生,在精神上,画画是心灵的慰藉;在职业上,画画是工作的全部;在生活上,画画是每天的功课。“画画应该很轻松,人生也应该如此。”在工作室里,茶的香气萦绕其间,亚丽思忖了片刻说。画画里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人生里处处洋溢着画画的气息,可以说,她的人生即是画画,画画即是人生。

(文//张伟锋)

图片

亚丽露天演出73cm×60cm布面油彩2008年

关键词:亚丽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