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阮江华 | 月光下的夜曲——读邓子芳的版画《新月》

阮江华 | 月光下的夜曲——读邓子芳的版画《新月》
2023-09-30 14:15:2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时间不言不语,又是一年中秋到来。我翻阅资料,著名画家邓子芳先生的早年版画《新月》即刻映入眼帘。刹那间有种旧友重逢的喜悦与感怀在心中慢慢涟漪泛开,品读之余,宛如一首田园抒情诗娓娓道来……

夜,静得出奇。一轮皎洁的明月弯弯地挂在山脊上,远处高山墨色一片,在月光笼罩之下连绵起伏的山廓格外清晰。此时,山沉睡了,大地呼吸缓慢而均匀;树幽静了,叶儿在窃窃地私语着白天的故事;牛歇息了,躯体紧紧地相依安躺着。简易的守园茅寮搭在大树上,看园的黎家阿伯品尝着最后几口山兰酒后的惬意,似乎陶醉着聆听那山中由远而近飘唱的一曲甜美之歌。这“静中有动,动中寓情”的美景怎不让人迷醉在诗意朦胧的海岛深山之中,难道,莫不是五指山下一首黎家小夜曲?

子芳先生的版画,颇具浓厚的生活味,读后使人更觉情真意切、朴实感人。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生活是艺术之源。《新月》正是画家把自己多年扎根黎族山区的生活积淀浓缩为独特的艺术感受,再用刻刀尽情地展现给观者一种“宁静”、“诗意”的视觉之美。这份诗情画意之美又夹杂着一抹时代的烙痕: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古老的黎山村寨,脱贫致富的意识在这里开始萌发。看,黎家老阿伯在好政策的扶持下,终于有了自家的好牛群,也盼来了农家致富的好日子。这一切都在寂静的深山中不时地涌动着一股暖暖的春潮。是啊,这皎洁明月下的南国风情是品不尽的家山光色,更是感不尽的时代新意,整幅画的构思和谐美妙,毫无捏造之迹。每次观赏都能勾起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回忆。因此,倘若说《新月》以“含情脉脉”的生活情感经历贯穿始终,并构成此作品思想的支撑点,那么,画面体现对生活洞幽烛微的表现力让作品的内涵更加深邃、幽远,从而达到诗意的非凡境界。

黑白版画贵在高度概括、简洁明了。在这幅画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在极力追求绘画装饰美的同时,注重构图的整体安排和形式结构的合理变化。点、线、面的绘画基本要素在诗的韵律感中得到巧妙的衬托。刻绘大山的白线条顺着山势的起伏象水波那样流畅富有动感,有机的把大山与天空连结起来;对称的图案式元素勾勒出饱满的菠萝蜜树,与错落有致如圆月般的牛群相映成趣。老人、狗和那山的乡土情趣,一一点缀并抒发春夜的浓浓气息。画,诗一般的雅致;诗,画一般的美妙。尤其是画家大胆运用版画的黑白语言和强烈对比的艺术手法,用大片黑的天空和大山衬托出明亮的线树,强化了画面的主体效果,斑斑点点的灰调子牛群又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从前面左右呼应的黑色块起,一层黑一层白往后延伸,计白当黑、知白守黑,幻化着艺术的节奏美感。画家这种独到的黑白处理进一步加深了作品夜景的梦幻,进而获得了一种空灵、清新、隽永的诗般意境。

“月是故乡明”。这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每每在拨动着画家的心扉,使他永远热恋着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有多少心里话要说,有多少美妙的歌要唱。这一切,他都义无反顾地用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以刀代笔的方式,倾吐着对黎家故乡般的热恋。由此看来,邓子芳先生的《新月》和《南海明珠》、《富绕的五指山》不仅演奏出了他黑白木刻的“三部曲”,也将突破时间的隔阂、汇聚成为海南版画经典的系列之作,常读常新、百听不厌。

(文/阮江华

关键词:阮江华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