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既要、也要、还要——策展人姜俊谈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既要、也要、还要——策展人姜俊谈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2024-04-26 14:30:1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8日,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正式开幕。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协办,浙江大学进行学术支持,展览以“美美与共:集”为主题,分为“集”和“传”两个板块,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反思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在军械库(Arsenale)展区游览路线的最后部分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文化思考和视觉体验。

本届中国国家馆展览由浙江大学教授王小松和独立策展人姜俊共同策划,以“美美与共:集”为主题,共分为两部分: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组成的版块“集”,和由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作品组成的版块“传”。展览旨在从“汇聚、交流、融合”的视角反思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在军械库(Arsenale)展区游览路线的最后部分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文化思考和视觉体验。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海报

其中,策展人之一的姜俊是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曾毕业于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后获得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他专注于公共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和城市治理的跨界融合研究。姜俊是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2023)、“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2022-2023)、“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策展人之一。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联合策展人姜俊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香港艺发局主席霍启刚及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参观中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馆,与艺术家及策展团队合影

在本篇文章中,对姜俊进行了专访,深入全面地讨论了关于本次中国国家馆的线索、主张与回应。

下面是采访全文。

采访人:本次策展的契机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将中国馆主题设置为“集:美美与共”?

姜俊:本次展览的契机来源于王小松院长,他长期组织和策划了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看到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划招募后,他就向我发出了邀请,参与共同投标。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24,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浙江大学历时19年的项目,旨在将散落全球的中国历代绘画的图像收集成册。虽然这些绘画的物理原件无法回归,但数字图像却可以以图册的形式回归。这一19年的收集过程就点了本次双年展中国馆的题目“集”。而集的最后结果是画册,所以我们在英文上使用了Atlas(图册),即一种知识的汇聚。当然Atlas也可以链接20世纪德国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拍摄:曹习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现场

“美美与共”是在双年展中国馆招募方案时就给出的主题方向,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后来我们在英文中翻译选了“Harmony in diversity”,即“多元中的和谐”,完美地和主题展“处处是外人”对应起来了,我们只是在多元的“外人们”之上加了一个“和谐”。今天各种冲突和对抗越演越烈,单方向地突出差异性的“政治正确”必然会加剧人类社会的分裂,其后果我们正在经历,因此“和谐”以及对于“对话、沟通机制”的思考也是欧洲当今理论重要的话题,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罗萨的“共鸣”理论、福斯特的“宽容”理论……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ARSENALE)展览现场,威尼斯,2024,图片由威尼斯双年展提供

采访人:在展览的“集”板块中,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选择并呈现了哪些作品?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作品?它们在数字档案形式下展示的效果如何?

姜俊:此次我们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中展示了“大系”的100个数字图像都是流落在海外的作品。这一选择揭露了过去200年西方殖民主义所推动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这也符合今年威尼斯双年展“处处是外人”的主题。艺术史学家阿德里亚诺·佩德罗萨 (Adriano Pedrosa)被委托为主题馆策展人,他作为威尼斯双年展历史以来首位来自南美洲的主策展人,我们看到了一种“全球南方”的叙事视角。“全球南方”并非新词,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所指的就是与北方发达工业国家相对的发展中国家或第三世界,结合当下的政治语境,可理解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

▲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阿德里亚诺·佩德罗萨(Adriano Pedrosa)与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皮特朗格洛·布塔福科(Pietrangelo Buttafuoco)合影

▲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阿德里亚诺·佩德罗萨(Adriano Pedrosa)与原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合影

从佩德罗萨的策展历史中看,殖民主义和后殖民批判是他的重要研究方向。如果说“处处是外人”是一种反向西方中心的叙事,那么中国艺术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外人的艺术。西方的中国文物收藏也是一种对外人艺术的收集,这一收藏和双年展今天集中展示“外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说的更高级一点就是“后殖民”的现象。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24,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我们在展览中用的数字档案和可视化呈现使得这个收藏的全球分布更直观和清晰。海外藏品的追回不只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球各个南方国家的问题。如果我没有记错,我们是唯一针对这一“文物全球迁移”话题展开的国家馆(不一定对)。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2005-2024,文献、数字可视化,多尺寸,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采访人:是如何挑选此次入选“传”板块的七位艺术家的?他们的作品在你看来呈现了怎样的共性?

姜俊:我们是从中国绘画的七个主题展开去选择艺术家和作品:亭、人物、园林、书法和碑刻、山水、花鸟和塔,分别对应于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他们作品既要符合“传承”的意味,同时也必须是双重参照的,既有中国本土、也有全球维度。

比如车建全的影像《亭》既让人联想到马远和夏圭,一连串的屏幕也可以回应莫奈对于同一建筑在不同光线下的反复绘画。

▲车建全《亭》,2003-2022,影像,1280mm*750mm*40mm×20,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雕塑家焦兴涛的铁皮人物系列最早创作于1999年,都来自于中国传统造像。在2024年的新版本中,除了雕塑和铁锈的新底座外,他还增加了AI生成的视频,回应了瓦尔堡对于人类动作和姿态的研究,并非常应景中国馆内部的工业遗存——锈迹斑斑的大铁桶。

▲焦兴涛,《魂·韵》,2022,金属,多尺寸,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书法家邱振中的户外雕塑是一件空间草书,同时从外形上呼应了西方二战后的抽象雕塑,和其场地一起回应了我们“园林”的主题。

▲邱振中,《状态》系列作品,2024,钢筋龙骨、玻璃钢着色,多尺寸,拍摄:邱昕,©️邱振中工作室

纤维艺术家施慧的三组作品是对于中国书法和碑文传统的致敬,它们同时也是软性纤维材料对于石料的挪用。

▲施慧,《书非书》系列作品,2021-2024,宣纸、纸浆、棉线、木板,多尺寸,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王绍强的绘画是对于中国山水抽象性的研究,并以格子的方式呼应了西方抽象艺术中的“网格”传统。

▲王绍强,《淬厉新之》,2024,纸本水墨,400mm*400mm×105,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汪正虹的交互艺术将鸟的胸针作为交换物获取了每个换取者的私人信息,从而回应了“处处是外人”的主题。鸟的形象参考了五代花鸟画家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当它们被散出去,换取者则被集中起来,在现场我们甚至可以看到长长的队伍为了换取鸟形胸针。

▲汪正虹,《百鸟图迹》,2023,金属、玉石、木头,多尺寸,行为表演:©马一奥,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朱金石的宣纸“塔”是整个展览中的压轴,由一片片被反复揉捻的宣纸围合而成,在昏暗中发出微弱的光,提升了整个中国馆空间的精神性。

▲朱金石,《宣纸塔》,2024,防火宣纸、钢管、棉线、竹竿、LED灯带,8500–8700mm*3500mm,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24,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最后他们的作品都是系列性展示,有无限变奏的可能。车建全可以不断的去庐山拍同一个亭子;焦兴涛的雕塑可以千变万化;王绍强的山水的笔墨研究可以被无限延续;汪正虹可以不断衍生出更多的“鸟”的胸针,送给更多的观众;朱金石的塔也可以不断上升……

采访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力如何体现?您认为这种影响力对于国际观众会产生怎样的反响?

姜俊:今天所有的当代艺术都是基于地方文化展开的,德国艺术史家贝尔廷的概念“全球当代”就是地方如何在政治和经济全球化中将本土的美学纳入全球,将全球的艺术形式吸收入本土。所以所有的国家馆都有类似的问题,地方和全球的融合,今天所谓的“全球地方性”(Glocal)现象,如肯德基中也卖中国口味的食品、中国的各种花式茶饮和创意咖啡也在全球流行。观众对国家馆的期待就是看这种在全球性下的本土特色,不然也不用这么多国家馆了。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拍摄:曹习

采访人:怎么看待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处处是外人”(Foreigners Everywhere)?在此次展览中,中国馆将向国际艺术界传递一种怎样的讯息?

姜俊:在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国际当代文化艺术舞台上,特别是在其“国家馆板块”中,就如同奥运会一样是各国文化论述的展示,它有很强的政治属性,这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本届主题“处处是外人”就是西方“政治正确”的极端体现。作为非西方的我们,中国馆肯定有自己的特征,它也不可能展示种族歧视、民族分裂、性别对抗和LGBT运动。它所展示的必然是中国当代性的体现。如果西方当代艺术是自由主义的放飞,那么中国式现代化正是有机地融合了现代政治中的三种理念:自由主义、共产主义和保守主义。其融合便是在平等(共产主义)中兼顾个性(自由主义),在当下中回应传统(保守主义)。中国学者甘阳在2005年的一篇文论《新时代的通三统: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的复兴》也讨论了这个三种理念,只是表达不同。他提出了自己新时代的“通三统”,即如何统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种政治传统,也是三种思想资源:

“我们目前在中国可以看到三种传统,一个是改革25年来形成的传统,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很多观念包括很多词汇,基本上都已经深入人心,融入中国人词汇的一部分……这个传统基本上是以市场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很多为我们今天熟悉的概念例如自由、权利等等。另外一个传统则是共和国开国以来,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传统,这个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平等,是一个追求平等和正义的这样一个传统。……最后,当然就是中国文明数千年形成的文明传统,即通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或儒家文化。”

62a40cf2503b6975050898a3f3a6f84.png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logo

因此我们觉得中国馆必定需要通过其艺术展示本身当代的特质,即三种传统的融合。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的展示回应了古代传统;艺术家个人创作回应了改革开放后的全球“自由主义”;七位艺术家的聚集,围绕一个主题共同创作又回应了社会主义的传统。而对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的引用使得三个传统被有机的联动起来,并回应了当今西方的“瓦尔堡热”。

▲ 瓦尔堡(Aby Warburg)

▲ Mnemosyne Atlas, Aby Warburg

比如2020年在柏林的世界文化宫(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就做过恢复瓦尔堡的63块板的一个展览《阿比·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原作》(Aby Warburg: Bilderatlas Mnemosyne – Das Original)。去年在乌菲兹美术馆也举办了瓦尔堡的展览《视野屋。阿比·瓦尔堡,佛罗伦萨和图像实验室》(Rooms with a View. Aby Warburg, Florence and the Laboratory of Images)。

6adb3a23547037c4d19cfeaf2966ca1.png

▲柏林的世界文化宫《阿比·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原作》展览现场

我们的方案在国内甚至被网友调笑为:既要、也要、还要。这一总结我觉得一点也没错,至于最后是不是反而平庸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有有艺术史背景的西方学者和策展人都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赏,特别是我们用“大系”柔性地点出了“殖民掠夺”和“文物回归”的问题,以及对于瓦尔堡文献和当代艺术巧妙的连接。无论如何我们受到了伦敦瓦尔堡研究院院长Bill Sherman(贡布里希的继任)、研究员Martina Mazzotta博士、以及明斯特大学教授Ursula Frohne等高度赞扬。最近我收到了包括Bill Sherman在内的多封E-mail邀约,好几位海外学者还自告奋勇要为我们写外文展评。

▲ 伦敦瓦尔堡研究院院长Bill Sherman(贡布里希的继任)与策展人姜俊

采访人:您对于中国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有何展望?您认为中国艺术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将如何演变?

姜俊:我觉得很核心是中国内部对于当代艺术机制的重新调整。当自身机制顺了艺术家才可以走的出去!比如各国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都受到了各国国家艺术文化基金的经济支持,按照中国馆一直以来的惯例,我们展览项目经费主要来源是各个私人赞助商,即策展人和艺术家的企业家朋友们。今年由于用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文献作展览的题眼,所以我们还获得了浙江大学的资助,不然在如今的经济态势下,我们肯定无法开张。如果我们在体制上可以变革,学习各国的经验,成立一个针对国家馆的赞助基金,那么对于中国艺术和艺术家的出海才有更多助力。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绿城花园(GIARDINI)展览现场,威尼斯,2024,图片由威尼斯双年展提供

今天当代艺术的海外展示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因此各国都很关注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亮相,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威尼斯双年展的国家馆起到了一个艺术奥林匹克的作用,60届120年的历史也使得全球只有威尼斯双年展才可以完成如此多的国家馆的云集,并让各国愿意主动投入,这一运营机制和城市文旅的管理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如何建立类似有全球吸引和聚集效应的双年展或艺术节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采访人:您对于中国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有何展望?您认为中国艺术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将如何演变?

姜俊:如果说本次威尼斯双年展希望转换视角——“全球南方”的视角,那么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展示是令人失望的,它们还停留在向西方展示异域文化,以及异域的非主流文化。我们理解本次威尼斯双年展提出的“外人”观正是一种反思殖民主义,批判西方中心的视角,当然它还链接了民权运动和身份政治的多种小主题。艺术策展中反殖民、反后殖民的主题延续了2015年作为首位非裔策展人奥奎·恩维佐(Okwui Enwezor)的研究方向,虽然这一视角被屡次提出,不断重复,但由于策展人和艺术家不同的身份和经历,以及全球时局的不同而不同。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ARSENALE)展览现场,威尼斯,2024,图片由威尼斯双年展提供

大多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讨论都发生在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取得绝对优势,并主导推进全球化进程时,如恩维佐2002年的卡塞尔文献展和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划。因此这些讨论可以理解为一种西方霸权的自我反思和文化上的补偿,并无法形成或推动实质上的转变。它和今天的全球局势相比完全不同——南北权力重组,西方权力受到挑战,南方国家获得了非西方的另类选择,逐渐形成了“全球南方”的概念。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绿城花园(GIARDINI)展览现场,威尼斯,2024,图片由威尼斯双年展提供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ARSENALE)展览现场,威尼斯,2024,图片由威尼斯双年展提供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威尼斯,2024,图片由威尼斯双年展提供

可惜的是在本次展览中这一被宣称的“全球南方”只是另一个延续“西方中心主义”的标签,无处不存在着无害的“政治正确”和对于非白人异域文化的展示。如果我们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上看,当代艺术的主要观众和藏家还是以西方为中心,“全球南方”和非主流文化的展示依然是40多年来多种全球性噱头的一种。

采访人:除了我们目前已知的信息,在本次双年展上,中国馆还有什么隐藏的惊喜,可以透露一下吗?

姜俊:最后我希望回到关于“外人”的意识形态之历史根源,并试图在解构原主题下重设问题。今天西方所主导的全球化,即19世纪至今的国际格局始于16世纪西方开始的大航海,定型于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西方的全球殖民。

而在“全球南方”视角下的新的全球化方案不应该是区别“我们”(西方)和“他者”(非西方)的主体和客体、中心与边缘的关系,而应该是“二人”或“多人”所主导的“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多边协商(multilateral consultation)机制,即类似于中国“仁”的政治学主张。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ARSENALE)展览现场,威尼斯,2024

因此我们反对“对立”“冲突”的思维(我和他者),在一个自然生态不断恶化,人类社会充满对抗和分裂的时代,我们不认为应该过度地强调“处处是外人”,关于“差异”化的哲学已经被被无以复加地极端化了。外和内其实没有绝对的界线,人的本质在于其非本质的存在(民族和族裔的本质主义在今天可以被理解为是18世纪起殖民活动臭名昭著的理论工具,今天它被极端化和普及化),人是可以被塑造,并在互动中互相影响和交融。外和内是可以在“互主体性”下融合的,因此中国馆从本土“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传统哲学和伦理学出发,提出了和本次威尼斯主题不同的另类方案《美美与共——集》。

如上所述,“集”同时在中文中也有Atlas(图册)的意思。在展览中20世纪德国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被作为参考,我们试图通过多元图像文献的并置,将中国历代绘画和当代艺术,以及全球图像史联动起来。瓦尔堡是潘诺夫斯基的老师,他也是图像学的创始人,他有一个瓦尔堡的图书馆(在纳粹时期被转移到了伦敦,就是今天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在他的图书馆里是按照书和书的关联性来进行排列的,因此每次按照新的兴趣他的书都会重新被分类,因为在每一次研究当中会创造一种新的关联性。瓦尔堡在1927年创造了我们在本次展览中引用的《记忆女神图集》,有记录且被复原的有63块图板,63个排列。瓦尔堡的图集其实是摄影技术成熟后的产物,人们可以将图像文献并置,并形成图像之间跨历史和跨地域的交互。他希望在全球各种跨文化、跨历史和跨地域的图像背后,找出人类的共通性,即人类共通的“激情公式”(Pathosformel)。也就是说,在人类经历过几万年的生活中,图像其实是对于生活中欢乐或者痛苦、悲伤表达的记录。这个激情公式在无意识当中被跨历史、跨文化和跨地域地共同继承。因此他的图像中就既出现了文艺复兴,也出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人造图像,甚至把当时的广告图像也放在一起。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一对于共通性的研究无疑对于处于分裂和冲突之中的我们意义重大。


展览信息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协办,浙江大学进行学术支持。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海报

展览时间:

2024年4月20日-11月24日(预展时间:2024年4月17-19日)

展览地点:

意大利威尼斯军械库及处女花园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承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

协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浙江大学

策展人:王小松、姜俊

参展项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

参展艺术家: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按姓氏拼音排序)

学术委员会:陈为、韩绪、杭侃、何欢欢、缪哲、孙周兴、吴飞、徐天进、尹吉男、赵鼎新、赵丰(按姓氏拼音排序)

策展执行:王鲸超、汪单、黄雪、周洁、楼喆、周懿、张严、曾朝炜、张黎、俞衫杉

展览助理:王鹏、吴介舒、刘俊聪、邱涛、苗晨辉、张孙哲、向运芳、刘梦梓、邓婉欣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陈晓皎、唐谈、黄雪、周洁、王鲸超、楼喆、张严、周懿、张孙哲、邱涛、李子儒、林李硕、王惠泽、徐耀、白伟杰、徐莫非、张保顺、姚佩雯、王爱华、陈丽芳、王鹏、邓千一、仲玉歆、贺子怡、包扬

艺术家助理:陈莹、崔梦茜、丁为、高学义、郭宇、柯石龙、梁海盈、林书米、刘勇、苗晨辉、齐飞、秦玉芬、邱昕、沈利、王珊碌、许莺、章献(按姓氏拼音排序)

技术指导:金杭杭、于学峰、李承华

视觉设计:何明、张煦、周海川

空间设计:朱晓鸣、叶建为

行为艺术演出:马一奥、许莺、黄依瑶、卢家康、蒋雨桐、何雨轩、曲同春、林书米、常德军(视频制作)、王慕杰(视频制作)

古诗词音乐会:毕宝仪、杨阳、都珊珊、Alessia Camarin、Stepan Polishchuk、北村香织、宗宏琳

赞助:山西杏花村汾酒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大华集团天物文化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亚德光电集团、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特锐艺术展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小米意大利、雅莹、广东东升控股集团、晓庐

特别鸣谢:马超、李铭威

支持单位:南方科技大学、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深圳市艺术与科学协会、浙江大学当代艺术与设计研究所、ING意内雅设计机构、Jaxin Wein & Spirituosen GmbH

首席战略合作媒体:凤凰艺术

战略合作媒体:小红书、ARTnews、99艺术网

特别鸣谢媒体:新华社、中国日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凤凰卫视、艺术中国、中国美术报、中国艺术报、澎湃新闻、芭莎艺术、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在艺app、F风尚志

摄影机构:意释文化传媒

新闻办公室:周懿、汪单

展览落地:We Exhibit Srl

特别支持:唐胜、吴洪亮、庞茂琨、王郁洋、沈天舒、曾成钢、何桂彦、严蕾、俞可、张丹丹、罗佳嘉、郭元平、吕红荣Windy、傅森、郭思楠、章魁意、徐天羽、李默寒、沈玥、刘宏剑

(来源:凤凰艺术)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姜俊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