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品《寒露》中,夜是月亮洒下的光,从这天开始,天将变高,夜将变深,玉米地里就有了银色、灰色、米色、褐色的交织,玉米叶温顺了,不再猛烈地纠结碰撞,多了一对小狐狸的光顾。可以无尽地想象这块玉米地里还能讲述多少有关童真的印象。
立冬45×30cm纸本重彩2019
在作品《立冬》中,储藏大白菜,可能是北方人对冬季最深刻的印象之一。线条简练、设色精致,构图疏密有度,赋予了画面巧妙的节奏感,憨态可掬的人物和动物造型,纯真可爱,整个画面洋溢着充满诗意的温馨。
《二十四节气图》以意工、笔工、色工,表现出卓尔不群,特立独行,此情此景的背后,是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挚爱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
在《四季歌:春草秋声夏雨冬篱》这本画册中,刘金贵这样写道:
好画是画家用“心”观察,用“心”体悟,用“心”画成的,所以欣赏这样的画时,也要用“心”去解读、去品味,而不是只用眼去看。现在有些人只看到了工笔画的精微,写意画的奔放,忽略了其创作性和文化内涵。不了解意识和学养决定着绘画的表现形式、技能和技法,也就不明白艺术创作在青年时比的是天资,中年以后比的则是修养品德和看待生活的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画如其人”“文如其人”“知其人,才能解其艺”的道理所在。
总之,绘画的至高境界是“万物入目皆从我,举世同怀尽归心”,那是一个情境相谐、天人一体的世界,无论画什么或是怎么画都可做到不为物役,不受法拘,信手写来,头头是道,既顺乎心意,又合于自然。这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念而衍生出来的传统绘画特有的创作宗旨与审美追求。
正在展出
(来源: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